大运河申遗成功,咱有了世界级文化遗产
如何打好“世遗”这张王牌
2014年06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荆门上下闸。
八年申遗,一朝圆梦。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大运河名声大振,能否迎来一拨运河观光潮?那些远去的桨声与帆影能否再现?能否借申遗成功之机实现复兴?要想解答这些疑问,打好“世遗”这张王牌至关重要。
文/片 本报记者 王传胜 凌文秀 杨淑君
繁华巨镇沦为普通小镇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张秋镇在明清时期曾与临清、苏杭齐名,是一座三县共管的繁华巨镇,是极少以镇为行政级别却建有周长达八里城池的市镇,有“九门九关厢”,城内有城隍庙。张秋镇原文化站站长孙金涛手中,有一张手绘版的“张秋古镇城区图”,从图上看,镇上街巷纵横交织,会馆、庙宇林立,当年繁华程度从中能窥见一斑。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老师,多年致力于运河城镇研究,他指出,张秋镇所有的繁华都归于运河的恩惠,当时中央在张秋设立了北河工部分司、管河厅、布政司署、都察院、税课司、巡检司、仓厂等一系列政治机构,南北商帮也因运河汇聚张秋。
张秋的衰落是从清道光年间开始的,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口冲毁运河,加上战乱频仍,导致张秋镇被毁、商人离散,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如今,张秋镇沦为一个普通的北方小镇。记者几次前往张秋,镇上仅剩下陈家大院、关帝庙、城隍庙、清真西寺等为数不多的古迹,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消失在历史烟云中。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七级、阿城、魏家湾,繁盛时镇上均有亭台楼阁、会馆庙宇无数,如今都已不见踪影,留给当地人无尽的扼腕叹息。
重建运河古镇呼者甚众
随着运河断航,商贾离散,昔日如饱满花朵一样的城镇,变得枯萎而黯淡。如今,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名城名镇能否再现往日繁华?
因运河申遗,张秋镇荆门上、下闸得以修缮,当地人开始憧憬未来。在张秋镇一座古石桥边,81岁的田福兴老人世代枕河而居,他期盼能把运河挖一下,河里再多些清水,能再见到船,可以发展旅游,最好还能用运河水浇地。
今年,七级镇入选我省“乡村记忆工程”推荐试点,得益于镇上仍有一条基本保存完好的古街巷和古码头。今年57岁的邱召忠,是目前唯一一家还住在这条古街上的人。他说,古街上来过一些游客,但都是节假日,平时很少有人来,“很冷清”。当地制定了运河古镇发展规划,目前已在运河两岸建起两排仿古建筑。
曾经的魏家湾,现在已沦落为村庄,镇政府改迁到了一条国道路边。魏家湾鼎盛时期,运河上帆樯如林,镇上有钞关,如今仅存一口老井,淹没在一户人家的屋后角落里。当地村支书介绍,目前正在筹划建一片碑林,已经进行了选址,还想恢复钞关等文物,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旅游。
申遗为临清带来无限机遇
明清时期,临清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那时候的临清,究竟繁华到何种程度,现在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来想象。
土生土长的临清城里人小沈,常常引以为傲,那时的临清有“小天津”之称,总是向外人炫耀临清过去如何辉煌。然而,运河断航后,客商日渐离散,临清开始走下坡路,日渐没落。最近几年,小沈就像其他临清人一样开始失落,除了张自忠、季羡林等几位名人为临清增色外,似乎别无长物了。对于这些年临清人心态的转变,当地运河文化爱好者刘英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炫耀过后是失落,现在干脆不提自己是临清人了。”
为了申遗,临清对鳌头矶北侧的元运河进行了整修,重新引来了水,岸边花草丛生。常年在这里打渔的姜师傅说,前些年,河道里堆满了垃圾,周围居民苦不堪言,政府下了大力气才改造成这样,如今鸟语花香,沿岸百姓无不说好。
据了解,按照申遗有关要求,临清市将生活在运河边上的约500户居民进行搬迁,腾出空间恢复古运河原貌,并投入重金对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尽管参与申遗让临清付出不小代价,但收获更大。如今的临清中州古城区,被两条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运河环抱。今后临清人完全可以向别人介绍:“我家就住在世界文化遗产旁边!”这块金字招牌,将为临清带来无限机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