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发展也该守住绿荫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勇          

  据21日齐鲁晚报C04版新闻,近年来,文化东路、和平路、大明湖路等道路改造,不少原本在夏季提供绿荫的大树被移出,新栽树木未成长。对此,园林局有关负责人称,近期省城可提供绿荫的行道树确实少了,且行道树根系生长被地下管线所限,建议多设地下综合管廊。
  随着济南城市经济的腾飞、现代化建设的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可市民身边的绿色是越来越少,在一些地方大树简直变成了稀缺资源。置身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现代化都市中,单调乏味的建筑色彩,不仅让城市变得有点面目可憎,而且生活其中的市民也会变得烦躁不安。众所周知,近年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即使在常有降雨的夏季,省城PM2.5的检测数据也偶尔高得吓人。在这种现实语境之下,提升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以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就显得势在必行了。枝叶婆娑的行道树不仅能够在炎炎夏日里为市民遮挡头顶的骄阳,而且可以作为城市之肺净化空气,保护环境。行道树对一个生态化、人文化的宜居城市而言,不可或缺。
  针对目前许多主次干道绿化带被管线挤占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园林、市政等职能部门都应为城市绿化做些该做的事情,各司其职的同时积极协调运作互相配合。首先,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做到科学调研规划在先,在动工前设计好切实可行的能最大化绿化率的方案。做到慎重决策、不轻易改动。其次,管理者应提高绿植保护意识。原有已成浓荫的行道树,在建设施工时能不动就尽量不动,能保留的即使施工时要耗费些时间和资金,也应尽量保留。再次,职能部门要加大巡查监督的执法力度,对打着施工的幌子、肆意破坏城市绿化的单位及个人,一律按照相关绿化法律法规,给予严厉处罚。不能让毁绿的不法行为人逍遥法外。
  城市越发展,绿化率往往也得维持在相当的水平,才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到舒适、让城市更美丽。希望以后济南的新修道路两侧,都能行道树成荫,别让市民再有“路新修一条、秃一条”的感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