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雪野湖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钟倩
  生命是一场不同寻常的邂逅,和大自然的邂逅也是如此。
  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几位朋友去莱芜雪野农博园游玩,中午从景区吃完饭,朋友开车带我们来到了雪野湖。来之前,我便对雪野湖无比期待,朋友事先准备了帐篷、大遮阳伞,没想到都派上了用场。
  雪野湖比我想象的还要美。群山环抱,湖水清澈,凉风习习,清爽怡人,湖畔大堤伸入湖中,走进去是一大片沙滩。沙滩简直是孩子们的游戏天堂,年龄小些的孩子拿着小桶和铲子,围在一起挖沙子、建城堡;年龄大些的孩子兴奋地追逐嬉闹,时而穿着泳衣在水岸打闹,时而下到水里游上一会儿,时而跑到沙滩的帐篷里歇歇,很是惬意。
  呆上一会儿,沙滩上你会分不出大人和孩子,大人也童心未泯,融入其中,都统统变成孩童,没有王法、不受束缚地耍闹。那些张开双臂、试图高飞的摆拍者便是最好的证明。
  雪野湖的美是野性之美。没有什么楼台亭阁,也没有什么典故名胜,给人一种未经修饰的简单和旷达。在遮阳伞下,我静静地远望,远处山峦起伏,树木苍翠如滴,而且还蒙着一层雾气,不禁引人遐想:这湖泊是仙人下凡遗留的一面镜子吗?还是哪个古人归隐之后建筑的桃花源?不,也许只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其中的神机和妙想无需识破。这反而让人心生敬畏感——好像有一种力量直达我们的内心,逼视和涤荡我们的情感,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清洗。原来,这种逼视是精神的仪式。
  雪野湖的美是静寂之美。无论是孩子们的笑声,还是大人们的喊声,一眨眼之间,都被扔进湖水里,所有的聒噪和功利,所有的尖锐和博弈,都徐徐吸纳进去,化为绿色的微澜。这种美感,又像是一团中国书法的墨色,质朴而大气,氤氲出一种撼人心魄的气场,让人们回归到横竖撇捺的朴素。模仿日本作家德富芦花说出一句话,“此时此刻,请有心人看一看夏日的雪野湖。”面对自然的五分钟,你有什么收获?是感谢凉风的眷顾,还是体悟大地的馈赠?还是深深的鞠躬,向那些远道而来的河水致以敬意,让河水带着我们的祝福奔向远方。
  雪野湖的美是柔软之美。人们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跑着、跳着,一时间每个人都成为画家,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迹。在利益滚烫的世界中沉溺久了,我们需要脱离出来,回归柔软的状态,安放一些比金钱和利益更为重要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悲悯、宽容、爱意;草木、河流、日出。雪野湖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打水、玩沙、游泳、觅凉等过程中,获得柔软的共振,一种对抗外在诱惑、调节内在秩序的力量。
  其实,每个人都应向大自然要一个湖泊,供我们经常阅读,擦拭内心,淘洗灵魂,最重要的是不偏离大地的道德和最初的梦想。梭罗有瓦尔登湖,我有雪野湖,不同的选择,相同的归属——“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在我看来,“过一生”很难实现,或者说像福楼拜那样“按时看日出”,也遥不可及,但“让我们如大自然般过一天吧”,是完全可行的,使人们和大自然流畅自如的相处。
  离开雪野湖已是傍晚,我和朋友们有幸目睹了落日的美景。夕阳晃着肩膀,像喝了二两二锅头,一寸一寸地缓缓落下。霎时,整个湖面金光灿灿,仿佛镀上了一层灵光,让人陡生圣人降临的感觉,非常隆重,非常壮美。踩着血红色的余晖,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雪野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