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桥上的灯会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今的姜家桥仍横卧在小汉峪沟上。
  ◤姜家桥斑驳的路面承载着数百年的记忆。
  ◤姜家桥仍是泄洪干渠小汉峪沟上的重要通行桥梁。
     □朱荣昌

  姜家桥位于济南高新区小汉峪沟的北端,为独孔石拱桥,桥长30米、宽5米、跨度8米、高4.5米,全部石砌,桥面铺大青石板,两边栏杆青条石镶成。据考证,姜家桥建于明朝末年,是当前济南东部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姜家桥的桥东是高新区徐家村,桥西是历下区姜家村,两村隔桥相望,成为古代两个村庄通行的必经之路。据传说,在未修姜家桥以前,两庄只靠小汉峪沟底的一条小路通行,车辆无法通过,给人们通行、耕种、运输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在夏季,雨水较多,小汉峪一带山上和高新区东部的水都从此流过,向北流入小清河。遇到阴雨天气,小汉峪沟一个多月不断流,人们便无法通行,来往要绕道十几里外。为解决两庄通行困难问题,周边多村民众募捐修建了姜家桥。在大桥落成典礼时,各庄都派了灯队参加,以示庆祝。年长日久,慢慢就形成了灯会。每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十六,人们都去踩桥会灯,欢度佳节。
  每年正月十六早上,各庄灯队八点钟集合。领队手持小旗在前带队,后面是几面大锣鼓齐敲响,震天动地。方圆十几里都能听到,高跷,龙灯,舞狮,彩船,跑驴,老姜背老婆,七巧图,芯子灯等紧随其后,一百多人的灯队踏着鼓点,浩浩荡荡,直奔姜家桥。
  九点钟左右,各灯队都基本到齐,这时桥两边的空地上和河沟两面已是人山人海,来看灯的少说也有几千人。各灯队有的从西面上桥,有的从东面上桥,随玩耍,随过桥。两队桥头相会,领队先相互拜年,后是高跷队的孙猴子吹着口哨,手打眼照,蹦蹦跳跳,来回穿梭,十分活跃。两猴相遇单腿跪地,横棒叩拜,以示友好。而后是龙灯队相逢,龙头各点头三次,表示有礼。各灯队依次相会通过,故称谓会灯。
  通过桥后,各队自己找一空地,打开场子,孙猴子用手中的金箍棒画一个大圆圈,立时周围便站满了观灯的人。各节目按顺序表演,表演到精彩处,掌声、叫好声,响彻云霄。最精彩的是高跷队的傻小子捕蛾子。青衣郎手持一细长竹竿,杆头系一根长丝线,线上拴一只蝴蝶,蝴蝶忽飞向天空,傻小子跳起来去捕,蝴蝶忽又落地,傻小子两腿同时落地叉开,往返几次。最为惊险的是为捕住蝴蝶得连续几个前空翻和后空翻,功夫不逊色于杂技演员。在桥上表演完后再到友好庄去演出。
  姜家桥历经数百年沧桑,至今仍横跨在东部主要泄洪干道的小汉峪沟上。如今这座桥上的灯会故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通行功能也已弱化,但它仍一如既往地默默为人们做着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