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小户醉流年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街巷小户
     □刘永红

  那些人潮并不拥挤的小店在每座城市都能看到,纵横于城市之中,带着一座城市特有的胎记。古老的青砖,黝黑的瓦片,小小的橱窗,还有安静生活在那些小巷里的人们。那些“橱窗”如同深嵌在俗世里的动画,生动地演绎着安然静谧的生活。
  去云南旅游的时候,在沿山而建的一条古街上看到一位阿婆,她在手摇纺车纺线,纺车咿咿呀呀,她的脚下是一大团白灿灿的棉花,任凭我们驻足观看甚至是拍照,阿婆都不为所动,她微笑着,丝毫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仿佛在悠悠地纺织着自己的日子。
  去秦皇岛,也见过一家店,是夫妻店,主营花生糕。这对夫妻大约40岁,女人把捣碎的花生放在台案上,然后,她和男人各自抡起木槌,一下又一下地砸着花生糕的泥料,股股花生的香旋即飘满了整个店面,引得游人纷纷前来品尝购买。
  这对夫妻很少对话,但我能分明地看到两人的眼神在交流,眉眼之间透出两人无边的默契。这些,都发生在他们的小店里,小店如他们人生机舱里的黑匣子,记录着他们结结实实的过往。
  其实,每次前去旅游,我对名山大川提不起多大兴致,相反,街边那些不起眼的小店倒是最让我流连,其实,那些小而生动的店面是俗世风烟里活的标本,俘获了万千人士的心。
  遥想胡兰成二十一岁的时候,北上燕大,到副校长室做抄写文书的工作,那时候的他正值意气风发、羽扇纶巾的韶光,心境里却有种难能可贵的恬静。回忆起那段岁月,他在《今生今世》中这样写道:“去北京的路上,渡长江,济淮水,望泰山,过黄河,此地古来出过多少帝王,但我在火车上想,便是下来在凤阳淮阴或徐州济南,做个街坊小户人家,只过着今天的日子,亦无有不好。”
  读这段文的时候,我没有感受到胡兰成的才情,没有感受到他的感情的复杂,甚至没有觉察他一个男人应有的豪迈与雄壮,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是一个男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对平民化生活的憧憬,这种向往和憧憬,饱含了每个男人都有的孩子气和傻傻天真。
  “街坊小户人家”的诱惑真是太大了。大到可以让一个开拓视野疆域的男人,不惜放下自己的江山,甩手走进窄浅的街巷,置一间屋,屋后耕一片田,田旁有湖,湖里有荷,夏天到了,有美人一样的荷叶田田,有时候就愿意这样过着恬淡的日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