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蓝天
2014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经济增长,大多数人受益,环境污染,所有人受损。要想治理污染,就需要大多数人忍受经济减速带来的影响,现在看来,可能大部分人还不愿意付出这个代价。近两年,北京的雾霾极其严重,可很少有人愿意停驶汽车减少排放,倒是不少人想尽办法买来汽车,在污浊的空气里谋求一个小小的干净空间。露天烧烤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恐怕也不会有人为了清洁空气而放弃啤酒烤串的乐趣。既要吃鱼,又要熊掌,世界上真的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据说有人计算过,治理北方地区的空气污染,至少要打20年的硬仗,我想除了要有持久战的准备,每个人都得做好付出代价的打算,因为好空气是买来的。
  城市人也许会说,这里的空气不是我们自己污染的,都怪周边的那些工厂。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遗憾的是,空气没有户口,也没法进行单双号限行,只要气象条件允许,PM2.5照来不误。治理污染中有个产权界定问题。江南的小桥流水恬静优美,但只有临水而居的当地居民知道水有多脏,李家小孩在水边便溺,下游的刘家可能在淘米洗菜。如果有人质问排污者,多半会换来不解的眼光,公家地方,干卿底事?治理污染要付出代价,让谁来付这个代价,恐怕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摘自《证券时报》,作者贾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