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德雨 润心无声
首家家教文化体验基地落户曲阜
2014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传统家教文化缺失
催生夫子宾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家风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但如今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在我们的家庭中是缺失的,父母该怎么做,孩子该怎么做,没人教也没人引导。”夫子宾舍总经理闫军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在北大考察时曾经指出,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闫军认为,家教可以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为了补传统家教文化功课,他们团队历时数载,遍寻华夏名门望族故居旧址,研读其家风、家训典籍,探寻其发展、兴盛脉络,终于推出了采中华文化之精粹,集历史名门望族之大成的中国首家传统家教文化体验基地——夫子宾舍。
探寻名门家风,
体验家教真笈

  一府三院十六堂,堂堂大观,名门望族十六家,家家显赫。
  夫子宾舍分为三个院落,十六幢古朴灰楼。粉墙黛瓦,绿楹红匾,掩映在冬柏绿柳中。大堂门口两侧“二字真言唯耕唯读,两条正路曰读曰耕”的对联,道尽绵世百年的秘诀。进入大堂,金丝楠木家具,尽显雍容大气;启蒙绝学“千字韵文”悬挂于侧;书案式总台后,是四幅一体的《山水大观》巨幅画卷;连卷书橱内陈列着经典文学,大学中庸、四书五经、四库全书……
在江苏无锡钱氏家族的“丹桂堂”中,可以见识一诺奖、两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政协副主席、十八院士的风采;浙江余姚谢氏家族“宝树堂”内,有著名作家冰心题写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山东栖霞牟氏家族“日新堂”,世业耕读,家风勤俭,兴盛七百多年。
  徐徐前行,常氏家族“养和堂”,壶德昌后,学而优则贾,兴盛200余年。诸城刘氏家族“清爱堂”,“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品衔官员400余人。山东滨州杜氏“荣德堂”,“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
  “住一天,益一生;居一家,恩三代”,闫军表示,单单一日,只能略读宾舍一二,难得深邃与博多。唯有修炼般,给自己心灵放空,居住几日,才能领略名门望族的百年风采,才可读懂家风家教的深刻内涵。
未来要承担
更多社会责任

  “以前孩子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都尽量满足,孩子对餐桌上的礼仪也不注意。在这里住了两晚,孩子现在知道要等大人先动筷子后才开始吃饭了。”来自北京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一开始选择夫子宾舍是因为酒店的位置特别好,就在金水河畔,离孔庙不足百步,早晚可以听到晨钟暮鼓,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酒店的确与众不同,“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传统的家教文化。”
  “对于什么是好的家教文化我们也懵懵懂懂,但我们可以向古人学习。”闫军表示,优秀传统的家教、家风,实质上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化身,是生活化、人格化的圣贤文化。下一步,他们将依托夫子宾舍十六家名门望族的家教文化,打造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博物馆,让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圣人故里,孔庙前门,万仞宫墙之下,隐于巷阙之间有一妙处——曲阜夫子宾舍。这可能是一家最不像酒店的酒店了——大堂是客厅和书房的混搭,十六套客房就如十六个名门望族的家教博物馆,连酒店的老板都说:“我们没考虑靠这个项目挣钱,只想为弥补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缺失做点什么。”

  □蒋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