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站为邻,后海居民更安心
瑞安路急救站投入使用,弥补湖岛至环湾大道间急救空白
2014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2日讯(记者 杨林 实习生 许珊) 青岛市今年计划新增4个急救站点,12日,瑞安路急救站率先投入使用,填补了从湖岛到环湾大道的急救空白。剩余的3个急救站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12日,随着印有“青岛市中心医院瑞安路急救站”的牌匾被揭开,位于瑞安路58号的瑞安路急救站正式启用,该急救站挂靠青岛市中心医院,由中心医院提供医护力量。
  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为生介绍,瑞安路急救站辐射湖岛、杭州路、兴隆路、环湾大道一带,随着这片区域新建小区和居住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保守估计服务人口在10万上下的急救空白区
  瑞安路急救站配备了21名医护人员,包括4名医生、4名护士、8名担架工和一名司机。急救站还配备了一辆全新的急救车,刘为生介绍,这辆急救车配备了呼吸机、心电图仪、铲式担架、除颤仪等先进设备,可以满足大部分急救需求。记者在瑞安路急救站内看到,300多平米的急救站划分了调度室、值班室、医护休息区、药械区等。
  在调度室,记者注意到,这里安装了和青岛市急救中心一样的调度系统,市民拨打120以后,青岛市急救中心判断位置后,如果是瑞安路急救站附近的求救,就交由该站处理,减少救护车赶路的时间,让急救更及时。
  据了解,今年计划新增的四个急救站点,除了瑞安路急救站,剩下的3个分别由青岛市市立医院在荣成路13号、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在万年泉路22号(原医学会院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在浮山后二小区原浮新医院内进行建设和日常业务管理,青岛市急救中心进行监管和质量控制。这3个急救站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目前,青岛市市内三区和城阳区归急救中心统一调度的急救单元达到了22个,拥有救护车26辆。随着青岛城区扩大和老龄人口增多,急救系统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13年青岛市有近30万人次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7万多患者被抢救和转运,一般急症、创伤急症和心脑血管急症是被抢救最多的病种。
  ◤12日,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和青岛市卫计委主任杨锡祥共同为瑞安路急救站揭牌。
杨林 摄
 相关链接 
道路拥堵,盼“空中120”解困 青岛已有四处直升机急救降落点,欲引进专业医疗救援直升机
  “我们目前正在推进青岛的空中急救和海上急救。”12日,在瑞安路急救站启用现场,青岛市急救中心主任盛学岐向记者透露,青岛有望引进专业的医疗救援直升机。
  盛学岐介绍,随着青岛交通越来越堵,救护车到达时间不断被延迟。青岛属沿海城市,在一些海难的救援中,多数都是由急救人员搭乘海事部门的直升机或直升机将伤员送到陆地上再由急救人员抢救,这样做不仅耽误治疗时间,而且一些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因为在直升机上怕磕碰,很难第一时间用到伤员身上。
  盛学岐说,专业的医疗救援直升机配备了专业的担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能够实现专业的医疗救援,在空中就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就像一座空中ICU。例如普通直升机不允许氧气瓶进入,而专业医疗救援直升机经过特殊设计就可以安装氧气瓶。
  盛学岐说,目前青岛市医疗机构可用的直升机停靠点有多处,最早建成的是市立医院直升机降落点,位于市立医院胶州路本部病房楼楼顶。位于劲松三路的青岛市急救中心也有直升机停靠场地。第三处为青大附院西海岸医院。第四处位于今年刚投入使用的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该院门诊楼前的广场规划为停车和直升机停靠两用,还划有直升机起落指示标志。
  记者了解到,12日下午,青岛市急救中心就和来自台湾的医疗救援直升机运营团队进行了洽谈。台湾地区因为直升机救援体系已较成熟,国内城市如北京在引进医疗救援直升机时都邀请了台湾方面的专家参与。
本报记者 杨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