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医附院消化内科引进先进的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系统
吞下胶囊镜,消化病变全看清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诊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技术手段更新换代迅速。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杨正武做客本期空中诊室,为大家讲解了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的诊疗手段。
  “从2014年起,我们科室开始广泛运用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手段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杨正武副主任介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消化内镜诊断治疗一直是消化内科的优势项目和特色。
  胶囊内镜全称是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接受检查的人通过口服内置摄像头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杨正武副主任说,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相当于小型摄像机,工作时间大于12小时,一般在吞服8-72小时后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而超声内镜则是一种先进的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医疗设备,它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进入胃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腔内形态的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道管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
  两种检查均无痛苦,并且诊断结果更加精确。医院自从开展上述两种先进技术以来,为不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查明了病因、明确了诊断,并辅以科学治疗,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路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