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俊美 李军
2010年7月19日,聊城普降暴雨,当天早上一出门,发现大街上一片汪洋,路上的市民较往日少了许多,几个打着伞的市民趟着水焦急地往家走。与往家赶的市民相反,记者必须拿着相机往外走,哪里积水最深往哪里去。
根据以往的经验,下这么大的雨,利民路上肯定泛滥了。没法骑车,出租车也很难打,无奈只能步行,背着相机包深一脚浅一脚。走到东昌路和柳园路交叉口,积水很深,车一过水浪翻滚,一不小心摔倒在水里,相机也掉进了水里,幸好除了镜头上一层雾水以外,并没有什么大碍,还能按快门,但不幸的是镜头盖掉进水里,被水冲走了。
当时利民路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大腿,很难前行。“别往前走了,前面水很深,过不去。”听到一位大爷的提醒后,说了声“谢谢”继续前进。裤子基本全湿了,雨一直在下,上衣也全湿了。
正是在积水最深的地方,拍到了一个小女孩拿着伞从积水最深的地方走,车一过水浪翻滚,她有点站不住。
2010年8月9日,聊城再次迎来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早上7点,用垃圾袋将相机包裹严实,打着伞从家出发,积水已将路面淹没,水面上飘着各种生活垃圾,脚不知往哪里踩。没多想,一脚就踩了下去,在雨中快速前行,许多站在高处的市民正在四处观望。
在水中徒步40多分钟来到了利民路西首,此时的利民路已变成了一条小河,水有1米多深。在水中前行,水浪不时地拍打在身上。由于看不到路面,脚狠狠地踢在了石墩上,不能坐下,只能站一会儿忍过去。
短短1000米,走了40多分钟,双腿一直泡在水中,冰凉水刺激的膝盖发痛。来到影剧院路口,包裹严实的相机已经进水,拿着伞站在水中拍照。由于路口车流量大,掀起的水浪已达1.4米。由于到处是积水,没有去别的地方,在水中等待着好镜头的出现,突然看到两名初中生拿着伞在水中嬉戏,抓紧按下快门,有一名初中生无聊的坐在马路中间的隔离墩上,观看来往车辆在雨中穿行,过往车辆掀起的水浪不时打在他身上。
在水中一直站到下午2点,积水开始减少,此时相机也没电了,趟着水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