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对其以后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认识更有指导性,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莫定基础。”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其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重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微课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可对课本内容进行灵活的变通,通过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将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课本内容,向更加生动、形象和直接的内容转化。为此,教师应对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把握,将现代化的技术真正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优化课程资源,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并获得各方面的发展。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高效课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牢记教学目标,努力去完成教学目标,组织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教学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将来才能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东阿县第二实验小学 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