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师文静 余华新作《第七天》上市近一周,已经成为读者关注的热门话题。按常理,余华时隔多年出一部长篇受到关注也是正常,但《第七天》却引发了读者的无数吐槽。从目前的评论来看,最大的争议是小说中出现了过多当下的新闻事件,貌似“新闻串串烧”。难道当代中国作家真的是一写当下就失语吗?该如何评价当代作家写现实作品受到的关注? 贴着现实写,余华新作新闻味儿浓 在《第七天》里,余华用平静到接近冷淡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有分等级的殡仪馆、有温馨又揪心的爱情、有养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有冤假错案,也有鼠族类的生活,主人公杨飞的经历如同我们生活中的世界,随处可见中国当下的各种怪现象。 战地摄影师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只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正是因为与现实社会的零距离,才让余华这部新作受到争议。有网友称,“《第七天》里的事件太熟悉了。墓地分等级、医院死婴、毒大米等。不过余华把这些悬而未决的新闻事件,通过文学想象重新还原了。”确实,在阅读《第七天》时,对其中的故事细节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开篇即读到的“死后之人”在殡仪馆中展开的讨论,特别有现实感,小说对骨灰盒分等级和墓地的不同价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当然,余华的写作也被很多人称为有勇气。文学评论家夏烈称,余华在冒险,理论上讲他明白这个时代文学的出路和困难,所以要找大众作为读者,而非小众;中国作家最弱的是批判现实,但怎么写还是一个问题。从《兄弟》到《第七天》,余华小说的现实批判性又往前走了一步,但将来是翻盘还是翻船,尚未可知。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大家热议余华新作的时候,作家韩寒写了一条微博称:“现在觉得好的小说应更加纯粹,描述每一种世界之广大,探寻每一枚人心之复杂,要贴着现实,但不能黏着现实,要控制自己的叙述而不是一味控诉,小说里的人物是你穿透世界的面具,而不是批判制度的道具,更不是承载段子的玩具,不能把大量的时事评论和社会热点放置其中。”
当代作家,一碰现实题材就欠火候 除了质疑余华小说中充斥着新闻二手材料,也有读者认为这并不能抹杀余华新作的品质,当然更多的评论家们在讨论该如何评价当下作家写当下社会,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该书的出版商北京新经典总经理陈明俊说:“一个作家写我们的过去时,比较容易把自己抽离出来,但写自己生活的时代时,特别难保持真正的文学姿态。当下的细节,你写出来很容易让人感觉像新闻,写这样的题材确实是需要勇气的。《第七天》的文学细节处理得相当好,既没有刻意回避,也没掉进去。” 同时,陈明俊还称,余华在《兄弟》之前就已经开始写《第七天》了,很多人说像新闻的内容,其实是余华七八年前写的,比如河里漂着死婴的细节,黄浦江的事情出来之前,他就已经写了。“很多人批评《第七天》像新闻的部分,其实正是这部作品里特别重要的真实的文学细节,这些活生生的生活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才能跨越时间、国界,没有这样的真实,《第七天》就失去色彩了。” 批评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张丽军称,他对余华之前的《兄弟》持批评的态度,就像莫言的《蛙》一样,当代作家不擅长对现实的关注,一写现实题材就容易泄气,容易失去水准。“当然,也不能要求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创造一个高峰,只要作家坚持写作就是一种前进。但是当下作家关注现实的好的长篇著作还是太少,写不好现实和当下,是作家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张丽军称,文学对现实的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这两个并存的问题一直挑战着当代作家,当下作家们在关注现实时,缺少文学素养和艺术性,官场小说就是一例。“写现实题材的作家内心是很痛苦的,作家转型写现实也很难,但是这种转变非常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