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孟霏 一间普通的病房,却又是一个温馨的家。为了陪伴病重的父亲,一年半来,55岁的邹玲在威海市口腔医院303病房夜以继日地照顾着父亲,陪伴着父亲,几乎寸步不离。她将病房布置得像家一样,购置了家具,栽种了鲜花……
父亲病危, 她不说“放弃” 邹吉富今年88岁,2011年9月份,患有多年脑血栓的他摔倒在威海家中的台阶上。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由于多种并发症,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我当时在北京,凌晨3点听到这个消息,开着车赶到了医院。”邹玲说。 第二天清晨,在医院的ICU病房,邹玲见到了老父亲,“看着呼吸机抽出来的鲜血,心如刀割,我想父亲真的就要离开我们了吗?只要能抢救父亲的生命,不管花多少钱都行。”父亲在ICU病房躺了9天,邹玲整整陪伴了9天。她不停地呼唤父亲,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第10天,主治医生找邹玲谈话,“大概的意思是说父亲各个器官几近衰竭,是不是撤下呼吸机?”邹玲说,对于医生的意见,她当场就否决了。尽管她知道在人之生命将尽时,应该顺应“生老病死”的规律,但想到病床上躺着的父亲,她不忍说出“放弃”两个字。“医生,再给我几分钟吧。”邹玲走进病房,又开始呼唤父亲,依旧是紧闭的双眼,依旧是无声的“回应”。 “医生当时说,父亲如果想活下来,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进行切管手术,但是手术之后需要在无菌的环境里,卫生条件要求非常高,除非是在专门的病房里。”邹玲听说这一线希望之后,立即答应了。 邹玲开始了一年半夜以继日地照顾父亲的生活。 父亲还能呼吸,我就陪伴他 邹吉富有三个孩子,邹玲排行老二,定居济南的她离父亲最近。“哥哥在秦皇岛,还没有退休;妹妹在大连,患有高血压;我主动要求担这个担子。”邹玲说,父亲做完切管手术之后,2012年2月份,一家人将父亲转到了威海市口腔医院,并租了一间专门的病房,照顾老人。 刚转院时,邹吉富身上插了6根管子,几乎处于昏迷状态。每天早晨五点半,呼唤父亲是邹玲一天生活的开始,“爸,天热了,你赶紧好起来咱们去海边逛逛吧。”邹玲和父亲说上十分钟的话,便开始给父亲擦洗。然而,这十分钟的时间里她得不到任何的回应,眼前只是父亲紧闭的双眼。给父亲擦洗的时候,邹玲非常细心。刚做完切管手术需要每隔5—10分钟吸一次痰,邹玲一坚持,就坚持了四个月。“那段时间,为了能照顾好父亲,我成宿成宿地不睡。”一年半,她的体重减了将近20斤。 “我没有苦恼,也不抱怨,只要父亲还在这个世上,这就是我的财富。”邹玲说话间总是笑呵呵的,她说除了在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时大哭过,此后很少流眼泪,“父亲还能呼吸,我就陪伴他,我就觉得自己还有个爸爸在,多好。”
照顾父亲,一年半没回过家 邹玲和丈夫在济南经营一家建筑器材公司,但自从父亲病危以来,她再没有回去过,“你们相信吗?这一年半的时间内,我没有回过济南,一次也没有回去,天天在这里陪着父亲。”邹玲说。 病房里有两个床位,一个是父亲的病床,一个是邹玲休息的床。一年半的时间,她把病房布置得像家一样,购置了家具,栽种了鲜花。“碧萝、昙花、文竹……”邹玲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她为父亲种植的,就放在父亲的病床旁,“父亲做了切管手术,这些植物都是能够净化空气的,可以让父亲呼吸更新鲜的空气。” 病房俨然成了一个家,靠墙的地方是电视柜,电视里正播放着电视节目,病床的旁边是一个袖珍冰箱,冰箱上搭着干净的毛巾。“父亲吃饭得非常注意,我都买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自己在病房的阳台上做饭。”邹玲说,为了能让父亲吃得舒心,她尝试过很多方法,锅具也买了好几套。此外,房间里还贴着大大的福字,摆着全家福的照片,每一件换洗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 “不仅把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且父亲可以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了,可以抬手臂,可以坐上轮椅出门了。”邹玲说,她会继续陪伴父亲,照顾父亲,她相信父亲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