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14日,山东省教育厅督导检查组在考察过程中,认为聊城大学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基地、教育部“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资质的先后获批,标志着聊城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水平步入“国家队”行列。 “唱”实学之歌 有的专业考研率超过60% 眼下走进聊城大学,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到室外休读点,从日常学习时间到节假日,读书、学习永远是最靓丽的风景。这是学校近年来强化“学风”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不仅让代代聊大学子受益匪浅,还自觉将这项传统通过言传身教发扬光大。 在校期间已承担了两项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项目的大二学生梁伟华,从大一踏入生物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只要人在学校就会风雨无阻,没有一天不去实验室,每晚6点至10点半必在实验室学习、做实验,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就连课余时间也要到实验室看他培养的植物。荣获2012年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冠军,成为全校首个签约生的商学院2009级学生于强在他的网络空间日志里写道:“我每晚坚持看书到十点半再回宿舍,结果顺利成章地当上了‘楼门员’。”也正是这些学子的坚守,成就了聊大浓厚的学风。近几年,学校的考研平均率为25%,有的专业超过60%。 在聊城大学,许多宿舍因学习氛围浓厚、互帮互助,更是成就全部心想事成的佳话。2010年考取武汉大学新闻学研究生毕业后,目前供职于湖南广电集团的毕业生武宝贵在文章中写道:“聊城大学,还是我行走江湖的底气,呼吸着聊大的晨昏,写就的二百多篇文章练就了我的内力。聊大,她予我知识更予我做人的智慧;她让我出发又不断提醒我不要忘记为何出发;她让一个女孩也可以拥有斯巴达克斯般的豪迈……” “念”助学之经 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好评 为了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聊城大学着力打造“优美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学校党委旗帜鲜明地将“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干部好好服务”作为校园主导文化着力建设,用“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大学精神与“敬业奉献、科学严谨、为人师表”、“勤学善思、互学互助、全面发展”的教风、学风,以及“三个课堂”建构起师生自觉向上、成长成才的精神家园。 本着“素质为根、应用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聊城大学培养了一批批基础厚实、作风扎实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以哲学界“北韩南张”的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韩震、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凤阳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彰显了聊大的优良传统和内涵。如果有人告诉您,全国所有的分析化学研究所都有聊大的学生,也请您不要惊讶。 聊城大学办学体制灵活,着力推进完全学分制。2013年继续实行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只需填写该专业大类名称即可,有效地减少填报专业的盲目性。自今年开始,在会计学、通信工程、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中开展“双学位、双专业教育”。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羡林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促进拔尖人才不断涌现。还为青岛软件园、鲁西化工集团等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保证百分之百就业。 “做”发展内涵之事 应用型人培养体系成就发展 聊城大学成立于1974年,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拥有高起点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基础。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生前一直担任该校名誉校长,赞赏学校是“鲁西最高学府 山东璀粲明珠”。近年来,聊城大学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60名,其中教授22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0余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34人,74位省级拔尖人才、教学名师,聘请了7位院士、40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外聘、兼职或客座教授。以石兴泽、刘继锋等教授为代表的甘于寂寞奉献、任重致远的“骆驼精神”标示着该校的教师文化。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聊城大学还构建起以教师教育、国防生教育为特色,以农工经管法类专业为主体的应用型人培养体系。现有85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4个省级特色名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全面内涵建设已成为聊城大学学校上下的共识,“实学实干”成为学校不变的品格。2010年,聊城大学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打”开放人文之牌 以人为本接轨国际开放办学 2013年,聊城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共计划招生8100人。围绕接轨国际,开放办学,聊大与美、俄、德、加、澳、日、韩等40多个国家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招收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不下120人次,派出教师几百人次外出访学、到地方挂职锻炼、担任科技特派员、企业顾问等,近几年出国留学、受训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鉴于聊城大学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心校园”著称。早在2005年,省教育厅便把“山东省贫困生研究基地”设在聊城大学。如今,聊城大学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为主,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为重点,社会资助为辅助的全方位资困育人服务体系,有效地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没有一位同学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正如聊城大学党委书记李喆所说的那样:“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担负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基本职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聊大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