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不清楚“再教育”这个词与它所代表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特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再教育”是最时髦的词汇,是当年的干部、知识分子无法躲避的政治现实。 所谓“接受再教育”,是要求当时的城里人,特别是知识阶层的干部们,每年都要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或者到工厂去接受工人“再教育”。“再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观。“再教育”的结果,就是让人们彻底抛弃一切名利诉求,追求无限和绝对服从。人们在被“再教育”的同时,灵魂被扭曲,真善美被压抑,整个社会呈现出没有生气的死气沉沉的氛围。每当想起那段“接受再教育”的经历,许多人至今依然唏嘘不已,噩梦连连。 但是,当年的“再教育”虽然是灌输型的思想教育,但对不少人的成长,却也有着特殊作用。不少经历过这个特殊阶段的人,都意识到“再教育”对于个人毅力、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培养起到正面作用。很多过来人都感觉到,经历过当年“再教育”的人,更能够经受困苦、困难和挫折,能够冷静处理许多突发事件。如今,“再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人人生中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是成长中不可多得的历练。真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坏事变成好事,焉知祸福?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似乎又在经历一场新的“再教育”的历史变革,和上个世纪的“再教育”不同的是,这次再教育的两个主角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教育者如今成为受教育者,而当年接受再教育的人,如今却成为教育者,原来的“学生”成为先生,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里寻找新的生活。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接受城市给予他们的“再教育”,这成为融入城市的必修课。无论是法制、知识、技能,还是新的文化,他们都需要接受来自城市的“再教育”。只有及格,才能够成为城市中的一员。这个过程也很痛苦,甚至有些残酷,因为这里不仅有理念的改变,而且有情感的蜕变。现代生活中角色转变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心理因素,还有社会机制的保障因素。原来的社会主角,曾经的主要力量,如今来到城里,却成为被边缘化的异类人群,成为“被改造”、“被教育”的对象,连如何过马路、说话、吐痰、吃饭礼节等等,都要适应城市的要求。个中的滋味是旁人无法体味的。 然而,这个“再教育”毕竟是时代进步所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里生活,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热情欢迎这个变革。当社会不再存在“再教育”这个尴尬的历史现象时,我们的社会就离真正的和谐、小康不远了。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