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热是这个夏天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对于热的原因说法不一,降暑消夏,除了开空调和少出门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十年之后,我们回想这个夏天,关键词或许就是“热”。时间向后,那时夏天所带来的,更多是欢乐。
本报记者 张浩
72岁的谭中信:那时白浪河底是层沙 谭中信是老潍县人,他印象中的夏天是孩子们在白浪河畔戏水,大人们在树下摇着蒲扇。那时候的道路还是土路,那时候二层楼都少见。那时候也热,但不是现在这样闷热。 说起50年前的潍县,老人的眼就亮了。那时市区面积小,白浪河绕城而过。现在的东风街白浪桥当时还叫岳飞桥,宽度也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到了夏天,河畔就是孩子们的天地,戏水、洗澡,热闹一个夏天。当时的白浪河没有改造,底下是一层沙子,没有太深的地方。 大人们少在河边出现,多是用水盆在家里冲洗一下,然后摇着蒲扇到树下纳凉。蒲草编成的蒲扇不但可以扇风,树下一坐,放屁股底下既是座垫又能隔湿,树下谈论着家长里短。路边的小摊上有卖切成一片片的西瓜,现在已经找不到当时那种沙瓤西瓜的味道。
48岁的刘来玉:那时小伙伴成群结对 刘来玉家住昌乐农村,近半个世纪以来都没有远离过。他的感觉是:农村也越来越热。要说城里热是因为车辆多、空调多、楼高风不畅的话,农村变热的原因很单一,那就是塑料大棚越来越多。 刘来玉小时候,村里土地上种植的都是露天作物。之后,一个个的塑料大棚出现在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千余口人的村庄被300多个塑料大棚所包围。夏季中午大棚里的温度基本都在50℃,从外面经过都能感到一阵灼热。林立的大棚不但挡住了风,散出的热气也让村庄成了蒸笼。 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夏天都是一群小伙伴在一起到处玩。下湾、捞鱼、摸虾,白天粘知了,晚上捡知了猴,虽然晒得浑身通黑,但并没有觉得天有多热。现在天热盼下雨,那时多是茅草屋,下雨会漏雨。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村里的土屋慢慢地改造成了瓦房,冬暖夏凉的老屋也渐渐只存在于记忆中。
26岁的郭晓星:那时总觉着夏天很短 郭晓星老家高密,毕业后选择回到潍坊,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热,热得受不了”成了他这个夏天的直观体验。 便利店动辄两三块的雪糕不禁让他想起小时候两毛钱一根的冰棍。小时候一个啤酒瓶能换五毛钱,为了吃冰棍,刚上小学的他牵着还没上学的妹妹手,拎着一个啤酒瓶,一步步走到几里外一个收破烂的大爷家,换五毛钱,买两根冰棍,还剩一毛钱。那时感觉冰棍真甜。 每人的童年,夏天都离不开玩水。跟现在孩子泡游泳馆不一样,那时他们经常出现的是在水湾旁。水里有小鱼,都不需要用鱼钩钓,木棍栓一根细绳,绳头系上一节蚯蚓,扔到水里之后眼睁睁看着小鱼去咬。 那时候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干,每天都有不同的乐趣。那些年的夏天仿佛很短,没等练熟游泳夏天就过去了,此起彼伏的蛙叫声没听几天就过去了,树叶变黄,秋天也就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