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将与16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一一会晤,这些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其中,前11个国家为欧盟成员国。 | | 去年2月15日,李克强在北京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左)。 (资料片) |
|
荷兰首相吕特访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1日在北京共同出席第16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下旬还将出访罗马尼亚并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欧盟驻华大使艾德和说,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为双方今后十年合作规划路线图。中欧热络交往,有评论称:继今年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后,中国外交又迎来“欧洲季”。 成长: 10年来贸易额翻了两番 “高度相互依存、不断协调共进、连结愈发紧密。”巴罗佐对过去10年的中欧关系作出如是评价。过去10年,中欧双方形成以领导人会晤机制为引领,高级别战略对话、高层经贸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为三大支柱,80多个合作机制为配套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合作格局。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年来,贸易额翻了两番,经贸关系成为中欧交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欧盟连续9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过去10年,中国与欧盟凝聚对发展的共识,在全球治理平台上积极发挥各自作用,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等全球性议题上互动不断,共同应对挑战,双方关系的战略性日益提升。 曲折: 成功化解光伏贸易争端 今年7月底,经过多轮艰苦、密集的磋商谈判,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安排,这一中欧贸易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最终得以妥善解决。对此,中国驻欧盟大使吴海龙说:“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双方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矛盾和分歧。”巴罗佐则表示:“光伏案的解决,表明欧盟和中国有意愿和能力应对具有挑战性的贸易问题。” 中欧双方在磨合中就实现中欧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共识——扩大务实合作,增加利益汇合点,实现共同进步。只有做大经贸合作的“蛋糕”,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才能为中欧经贸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 升级: 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据欧盟透露,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议题广泛:在安全领域,欧盟希望启动中欧安全和防务对话;在经贸领域,中欧将开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欧盟将就市场准入、出口信贷、政府采购等问题与中方磋商;在人文交流方面,双方将加强签证和人员流动方面的合作;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欧盟希望双方在2014年共同制定城镇化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最受瞩目的议题是启动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欧盟委员会将在投资谈判中重点涉及包括降低中国投资壁垒、提升双边投资保护、提升欧洲投资在华的市场准入及增加中欧之间投资额等多项议题。 与以往谈判相比,欧盟第一次在贸易投资保护的框架内与中国讨论市场准入问题,这是欧盟贸易政策长期的内容和目标。中方可能在该领域面临欧盟较大压力。对中国而言,欧盟某些成员国现存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市场准入壁垒、优惠政策的落实、中方劳工签证、工作许可和居留问题、社保问题以及争端解决方式都是需要与欧盟敲定的重要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