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履行社会责任,喜旺集团副总经理侯世松一直强调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喜旺一直认为,只有保证产品百分百安全,履行我们对消费者的责任,我们才有资格谈其他的方面。”而为了履行这一责任,喜旺多方面严控把关。 文/片 本报记者 林媛媛 50多道检测程序严控食品安全 “从生肉进厂到成品出厂,中间经过的检验程序超过50道,每一道都严格按照公司的标准执行,没有通过这50多道检验的产品绝对不可能走出这个工厂。”侯世松介绍说,这50多道程序的检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消费者吃上健康安全的喜旺产品。 11月12日下午,记者在喜旺集团的检测中心隔着玻璃看到,“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各种设备,对生肉进行检测。检测中心宋主任告诉记者,原材料从进厂到加工、完成、出厂,所有的检测工作都由检测中心全权负责。 侯世松向记者透露,喜旺也是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才达到了今天的把关标准。他还提起了几年前喜旺曾出过的一次质量事故:“作为原材料的生肉都是由塑料袋包装的,在一次原材料进加工车间时,因为工人失误,一个较大的塑料包装袋没被拿出来,随肉进入了加工程序。”侯世松说,当时的检测制度远没有现在这么严格,所以这批混杂了塑料袋的产品走出了工厂,进入了各地经销商的仓库。 “不过幸好在后期抽检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紧急召回了所有经销商仓库中的同批次产品。”侯世松有些后怕地说,幸亏发现得早,这批产品没有进入零售终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故,喜旺加大了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监管。记者在喜旺集团的监控大厅看到,上百个摄像头把生产的每一步都反映在了这个大厅中。侯世松告诉记者,通过检验的生猪肉进入加工流程之后,等待它的是车间内20多道品控监测,腌制、滚揉、灌制、蒸煮、杀菌,每一道工序都由专人把关。“对于每一步的半成品,检测中心都要进行抽检,只要出现一点问题整个批次就要全部作废。”宋主任说。 低温加工确保肉制品营养与新鲜 在烟台市向善街一家喜旺直营店里,售货员小苏正在给客人介绍产品。“所有的食品都是前一天晚上做的,全是最新鲜的,您放心。”小苏告诉记者,散装肉制品只卖当天的产品,这是喜旺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我需要在估算后,提前预定每天的货品数量,如果当天销售有剩余,公司会在下午7点钟左右把剩余产品回收。” “不光是烟台,我们全国的直营店都有这样的要求,散装食品只卖当天的,卖剩的产品全部连夜拉回工厂处理。”侯世松说,喜旺在烟台有几家专门售卖回收产品的直营店,明确标识生产时间,并用很低的折扣价格出售。“绝对不伪造生产时间,绝对不二次出售,这是我们对于消费者的承诺。” 侯世松介绍说,喜旺产品中散装产品占比超过半数,之所以保质期较短,是因为喜旺全部采取低温加工工艺。“低温加工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对产品进行巴氏杀菌,在保证有害微生物完全被杀死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保留肉制品的营养价值。”侯世松说,跟市面上很多高温肉制品相比,低温肉制品对于原材料和储存条件有着更高的要求,当然也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半径。 侯世松告诉记者,按照行规,在一定储存条件下,喜旺生产的散装肉保质期是3天,但是为了能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最健康的产品,公司决定只出售当天的产品。而侯世松也透露说,为了做到既保证产品质量,又把产品的辐射半径扩大,公司也在考虑在其他城市建分公司的事宜。 多措并举保障“最后一公里” 11月12日傍晚,记者在喜旺烟台的冷藏库见到工作人员赵红娟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在零下4℃的操作间里,赵红娟正和同事把一箱箱的产品搬运到冷链物流运输车上。而物流车队的司机刘师傅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装货结束,便要马上出发赶往济南,第二天凌晨四点钟左右,车上的肉制品将到达济南,随后进入济南的各大超市和直营店。 “除了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环节严加监管,产品抵达消费者餐桌前‘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我们也非常重视。”侯世松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这“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喜旺配备了拥有上百辆冷藏车的物流配送体系。为了保证这“最后一公里”的质量安全,喜旺每年光车队的支出就超过两千万元。 记者在喜旺的一间办公室看到,所有外出车辆的位置和车厢温度都可在电脑上随时查询。“我们每一辆冷藏车都安装了一个GPS温度记录仪,管理人员不用随车,便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汽车的位置和车内温度。”侯世松说,采取这种手段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人为或者外部环境引起的车内温度变化,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车辆抵达目的地后,包装产品将进入超市专柜,而散装食品将进入喜旺的连锁经营店。“目前,喜旺在全国拥有上千家店面,全部采用直营模式,终端售货员全部由喜旺自行招聘、培训和管理。”侯世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