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以上义工每年可免费体检 |
志愿服务回馈制度让“好人得好报”,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 |
-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慈善义工定期到孤寡老人家去探望,并送上慰问品。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摄 |
|
本报11月19日讯(记者 李楠楠) 随着烟台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但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能赢得‘少数’难以吸引‘多数’,只能获得‘短期’难以支撑‘长期’。”烟台市文明办副主任曲波说。为此,烟台推出了一系列关爱志愿者、温暖慈善义工的举措,让“好人得好报”。 “我们首先给志愿者进行星级认证。”曲波说,就是以志愿服务时间为依据实行星级认证。目前,烟台市将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50、120、300、700、1000小时的志愿者,分别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 “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爱心储蓄’制度,将志愿服务记录卡、慈善义工服务记录册同时作为‘爱心帐户’,储存累积服务时数,以此作为获得相应荣誉的重要依据,并可在自身需要时得到志愿服务。”曲波说,目前,烟台市的一些志愿者组织已经开始实行“志愿服务兑换”,下一步将深入研究具体办法在全市推行。“我们每年为三星级以上慈善义工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等。”烟台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鲍寿庆说。 而在一些高校,志愿服务已纳入了学生综合考评体系。“我们要求全院学生每学期完成不少于2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国家、学校奖助学金、评先选优、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刘艳蔚说,激励机制有力推进了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每年都有近千名新生加入学校爱心社团。2009年以来,星级慈善义工已达800余人,学校慈善义工管理中心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荣获烟台市优秀义工组织称号。 “另外,对遇到困难的优秀志愿者、慈善义工优先实施救助,我们出台了《见义勇为奖励保护实施细则》,从家庭抚恤到就业、子女入学、入伍、住房、就医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在去年,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曲波说,这些关爱志愿者、温暖慈善义工的举措,使“好人得好报”的观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被广泛渲染和认同,推动了全市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