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教育,奠基美丽人生
青岛市崂山区晓望小学实施生态教育,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14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校的“海之韵”舞蹈团连续六年获得青岛市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晓望小学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在美丽的崂山脚下,有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晓望小学。她以生态教育办学理念,致力于创设优良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等五十余项荣誉。这所致力于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学校,正在成长为岛城的山区名校。
推进生态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寒假开学后,青岛晓望小学的很多学生家长反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孩子不像以往那样留恋假期生活,老想着早点儿开学。原来校园里有那么多他们喜欢的课程,有那么多能够发展他们兴趣特长的活动。
  学校构建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活动型课程组成的生态课程体系。如依托地处螳螂拳的发源地——华严寺这一资源,开发了螳螂拳武术操,深受学生的喜爱,被评为青岛市阳光体育案例二等奖和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每周三下午设置“七彩学堂”,口风琴、毛线画、贝雕、茶艺表演等二十余项课程同时开课,电声乐队、轮滑、剪纸、乒乓球等课程聘用专业教师进校指导。舞蹈团连续六年获得青岛市艺术节一等奖,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校本课程《走进崂山》均获得青岛市一等奖。
  树立大课程理念,把学校的每一次活动都做成课程,让学生聆听窗外声音。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三月邀请青岛市国学学会的张文、智树春教授为学生做题为“惜时、勤学、成才”的报告;四月份邀请科技大学的陈祖骥教授做科技小发明报告;五月份邀请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保璋先生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告;六月份邀请海洋大学的同学做海洋知识讲座。还组织了校园小主持人和校园冠军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比赛等活动。
加强校本培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于新良校长眼中,一所现代化学校不是看有多少高楼大厦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关键是看有没有一支爱学生、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遵循“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同伴互助、课题引领”的教师发展思路,坚持“重课堂、重质量、重育人”的教师发展导向,实施师德工程、夯基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学校每学期组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统一安排晚饭和车辆,用两周时间对学生家庭普访一遍,取得了飞信、电话等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学生家长深受感动。
  生态课堂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学校致力于实施“六学三导”生态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两年来学校承办了青岛市小学数学、英语、语文、班队会等学科的教学现场会。数学老师郭晓琼现在真正品尝到了专业发展的甘甜,原来稍显内向的她经过几年的课改洗礼,举行了市公开课,经常举行示范课,上学期到区外学校送课,课后孩子们纷纷围住她,希望能多给他们上几节课。学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已结题,研究成果通过青岛市教科所专家评审并资助出版,用实践证明了乡村小学的教师也可以进行课题研究,并且能够做好。
建设生态美丽校园, 实现特色、内涵发展
  走进晓望小学,犹如进入一个绿树葱茏、鸟语花香的大花园,感恩亭、生态墙、国学墙、环保长廊、海洋长廊、书香广场等景观每天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校园集雨樽、气象站、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箱等生态环保设施每天发挥着作用。学校按照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七步法要求,与课程建立联系,开展垃圾减量、节能减排等活动,举行了环保趣味运动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场环保倡议等活动,形成了晓望小学生态规章。创建为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申请的课题“小学生态教育实践探索”立项为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让教育回归自然,让生命焕发活力,是晓望小学不懈的追求,相信这所美丽乡村小学的生态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