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洞,屹立490年的人工洞窟
明嘉靖年间重臣李邦珍曾为此洞撰文
2015年03月1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麻衣洞位于山崖之上。
麻衣洞内侧
洞外崖壁上刻有李邦珍撰写的“三清洞记”。
文/片 本报记者 陈伟
长清区万德镇万北村村东的鸡鸣山西南悬崖之上,有一个人工开凿的麻衣洞。根据洞内外碑文、撰文可知,此洞大约凿于明嘉靖年间,后来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并在清朝时期加以重修。如今历经490余年的风雨,麻衣洞虽然已破败不堪,但却依然坐看变迁,讲述着数百年来的风风雨雨。
麻衣洞位于鸡鸣山西南麓山崖
万德镇万北村附近的鸡鸣山在村东京沪铁路的东侧。穿过拱形的桥洞是万武路,万德镇到原武家庄乡的一条乡际公路,过桥洞不远有一条东去的分叉路,沿路东行不远就来到鸡鸣山脚下。
鸡鸣山的西南麓,山体在这里形成了三层不规则的台面,麻衣洞就位于第三层台的悬崖面上。从山下望去,洞口很小,仿佛一个黑点镶在偌大的山体之上。
由于位置偏僻,并无通往麻衣洞的大路可走,只得在齐腰的杂草中蹒跚而行。快到洞口的时候,依稀可见残存的石阶,当地人介绍,原来上山有路可走,但是由于年深日久,缺乏保护,路已经被杂草吞没,无法辨认。
麻衣洞洞口向西,高约2米,宽约1米。洞门两侧的中上部有开凿的石榫,洞门上檐有一处横槽,根据这些能判断当年洞口外应该有木结构的外罩。只是时间太久,木构都已腐朽而垮塌。
洞口下方有石凿的门槛,在门槛的北侧留有出水孔和水道,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下雨天洞内积水。可想而知,当年开凿此洞的人还是考虑得十分周全的。
当地人介绍,麻衣洞为人工开凿的洞窟,进深约4米,最宽处3.8米,洞内后侧及北壁下有宽大的供台及石龛,原有石造像,现已不见踪影。
根据洞内南北石壁及西侧石壁上的三方石刻题记,可知麻衣洞应该凿于明嘉靖年间。后来明万历年间有些来往泰山进香的官宦路过此处留下的题记。
凿于何时,石刻与文献记载有出入
麻衣洞外的山崖上的三方石刻题记,一方为清光绪时期的重修记载,一方为善人名录,而最大的一方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方位于洞口外山崖的最北侧,是明朝重臣李邦珍撰写。
此题记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石刻的上方有四个大字:混元天地。此碑刻为明嘉靖丙寅年的“三清洞记”。文中有:“泰山之北,灵岩之南,左凤口右麻衣,三清洞在焉。錾崖为室,砌石作阶,高可半丈,而加阔一丈。而少森巍幽旷俨然人间洞天,中塑神像三尊元始,旁穴云窝二居禅士,肇造嘉靖壬寅迄工甲子”。由此可见,此洞初凿于嘉靖壬寅年,而完工于嘉靖甲子年。此石刻由明嘉靖年太仆寺少卿奉敕提督马政前河南道监察御史邑人李邦珍撰。
在此石洞的北面是一处天然洞穴,高近20余米,内可攀岩而入,上部有人工垒砌的石台,由于杂草丛生,很难进入。
据当地人讲述,这处天然洞穴的名字才叫麻衣洞,而旁边这个人工石洞,当地人称之为“红门”。
另据《灵岩志》记载:麻衣洞在鸡鸣山南里许,乃宋麻先生李坚栖隐处。《灵岩寺》也有一种说法,称元代隐士麻衣先生李坚曾隐居于此,故名。
可见,真正的麻衣洞当开凿于宋元时期。至于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但是由于石刻题记立于洞门之外,很多人便认为麻衣洞凿于明朝。
泰肥清官李邦珍
李邦珍(公元1515——公元1593年),字同川。祖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白马山前驿马村李家大楼。明洪武年间其先人迁居肥城县。邦珍自幼在“惟善以为宝”的家风熏陶下,养成优良的品德,少时就读于城北牛山佛寺庇普禅师之屋。
公元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任职行人司。在山西、河南任职时,为政清廉。后在浙江道任试用监察御使,因功绩卓著,升为监察御使。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被封为文林郎。是时,正值倭寇拢华最为猖獗的时期。在政局混乱,战事千钧一发之际,李邦珍基于“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的忠心,虽为文职巡按,却勇于挑起武职重担,奋起抗倭。后在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至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中,终于平定了倭乱。
当李邦珍离开福建时,各界人士赠他《海狱澄清图卷》一幅,以示纪念和表彰他平寇安边的丰功伟绩。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李邦珍升为中宪大夫,后任北京大理寺左少卿右佥都御史,又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李邦珍后在任河南巡抚时,因秉公执法,廉洁为官,百姓为其立生祠,以颂扬他的功德。公元1572年(隆庆六年),他念桑梓之情,不辞劳苦,热情地参与了首部《肥城县志》的编纂工作。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神宗任命他为提督操江。
公元1575年(万历三年),李邦珍61岁致仕故里。他将原读书处改建为“同川书院”,在院内筑有聚乐堂、悠然台、环翠亭、甘霖池等胜景。聚集亲友和子孙讲学授业,就读众学子多有成名者。
公元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李邦珍谢世,享年79岁。为悼念其功绩,被明朝廷追封为从二品正奉大夫。御制祭文,由山东布政使左参政汪应蛟前来致祭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