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社区的义务修理工
不光会修车,还会磨刀会修运动器械
2015年03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锡芳正在给邻居磨刀。
     家住甸柳二居的郭锡芳老人虽然已经67岁了,可是却是一个天天闲不住的人。在甸柳二居,很多居民都认识郭锡芳老师,因为很多人找他修过车修过家具磨过刀。用甸柳二居一位居民的话说:“郭老师简直就是我们社区的义务修理工啊!”
  文/片 本报记者 林媛媛
1
受勤快的父母亲影响 从小他的眼里就有活
  郭锡芳老师虽然已经67岁,可是身体非常硬朗。老人偏瘦,显得特别有精神。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郭锡芳说小时候家里穷,日子不好过:“我们家一共十口人,兄弟姐妹八个,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挣钱,那时候真穷啊。”
  虽然日子过得苦,父母都非常勤快热心。“当时我母亲就在街道工作,但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在街道工作时没有工资,都是义务工作。”郭锡芳说,虽然没工资,但是母亲对待工作也特别热心,别人有啥苦难只要能帮的母亲从不推脱。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郭锡芳打小就眼里有活。“从小就帮着家里干点这个干点那个,再长大一点就出去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补贴家用。”
  郭锡芳在山东省建筑机械厂工作期间入伍了,因为不怕吃苦为人勤快,他入伍4个月入团,6个月当副班长,9个月入党,1年当上班长,成了当时所在部队的典型。
2
家里常年备着3个打气筒 送报的送奶的打气都找他
  作为最早搬迁到甸柳居住的居民,郭锡芳老人已经在甸柳住了三十多年了,对这个社区的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
  “哪个路面砖塌陷了,哪棵树枝桠断了,我都一清二楚。“郭锡芳说,只要他看着不合适的地方,能自己动手解决的他就自己处理,不能解决的他就反映给居委会和街道。
  前几年,甸柳小区内多条道路集中整治期间,一些刚刚进行了水泥硬化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少施工留下的水泥疙瘩,这给小区居民尤其是骑自行车出行的居民带来了不少麻烦。
  “我平时出门也是骑自行车,走在路上得躲着这些疙瘩走,不然是一路走一路颠。”郭锡芳说,他当时就琢磨着得想个办法把这些疙瘩给处理了。
  经过多次尝试,郭锡芳发现因为这些水泥疙瘩固定在路上非常结实,只有用斧子才能勉强砸掉。就这样,郭锡芳每天带着一把斧子,蹲在路上,一个一个一点一点地砸掉这些水泥疙瘩,让一条条道路变得平整干净。
  “把路收拾好了,我走着舒服,别人也走着舒服,多好!”郭锡芳老人笑着说。
  因为人缘好,邻居街坊有点事儿都爱找郭锡芳帮忙。“小区里骑自行车的很多,可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打气筒啊,很多人就去我家里借,有时候这个借走了那个又来借,为了不让大家伙跑空,我特意在家里准备了3个打气筒。”
  郭锡芳说,现在不光邻居来借打气筒,常年在小区里送报纸的、送牛奶的,需要打气筒都知道来他家里借。
3
一年集中为邻里磨两次刀,成了大伙嘴里的义务修理工
  在郭锡芳家里,备着全套的修理设备:电钻、电锯、电凿子、电砂轮等。“小区里街坊都知道,家里啥坏了找老郭,错不了。”郭锡芳哈哈大笑。
  “没办法,我这人打小闲不住,看见活就想干。”郭锡芳说,小区里有不少健身器材,大家伙茶余饭后都喜欢去玩,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喜欢在那里荡秋千。“秋千好玩,可是出过一次事情。”郭锡芳有一天出来遛弯正好看见一个孩子荡秋千的时候从秋千上掉了下来。
  郭锡芳仔细一看,原来是挂秋千的圆环开了口,秋千绳子脱落了。郭锡芳回家拿上工具,回来就给修好了。“其实爱管闲事的可不光我一个,我修秋千的时候不少人都过来帮一把,你看这都不是大事儿。”
  甸柳二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济南下了几场大雪,每次下雪郭老师都是第一个出门扫雪的人。“我老了,觉少,一般早晨5点就醒了,出来扫雪给大家提供点方便嘛!”
  郭锡芳小区的街坊们都知道,一年两次郭老师要集中开展一次社区磨刀运动。“中秋节一次,过年一次。”郭锡芳说,没到磨刀那一天,几十把刀按顺序摆起来,为了防止弄混了主人,有时候还需要在刀上做个标识。“刀多的时候,一天要磨几个小时。”不过郭老师说了,给大家伙干点事,自己觉得高兴,干起来也特别有精神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