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现代家庭的清明假期计划
现代清明,团圆踏青唱主角
2015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如今,人们过节变得日益注重娱乐化、休闲化,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大家伙儿现在更注重的是什么?是纯粹的缅怀故人,还是陶醉于眼下的春花烂漫,抑或趁着节日希望和在外的亲人团聚?下面跟随记者走进几个不一样的家庭,瞧瞧他们是怎样过节的。
  本报记者 赵清华

不管在哪儿
都要回家的节日

  “清明节就是祭拜先祖的节日,我们肯定得回家。”济南某餐饮店店长张凯对记者说,在清明节前一天,他们同家族的男女老少不管在哪里,都会赶回泰安老家,为第二天的祭祖做准备。
  他虽年仅18岁,但在外打拼已有三年。餐饮行业没有节假日,所以他回家的机会并不多,“类似清明节这些家庭主题的传统节日,除了缅怀故人,还有与家人团聚,所以,我们家族的人都会回去。”
  清明节,在张凯老家当地保留的传统主要是插柳枝和祭祖两个。“记得听朋友说过,有的地方在这时吃寒食,有吃荠菜馅水饺的,我们那儿的饮食和平常没有差别,就是家常饭。”
  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张凯和爸爸、叔叔一起开着车来到墓地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张凯说,这是为了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在清明节这一天大清早,张凯和爸爸一起把柳条插到屋檐上。吃过早饭,全家人便一起为先人准备祭品,一份一份地盛进小碗,再将小碗放到筛子里。临行时,一个人扛着铁锹,一个人用扁担挑着筛子,其他人随从,就这样张凯一家八口人庄重地从山脚下的老家向山上的墓地出发。
  “扫墓时,我们把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张凯说,每次扫墓结束后,爸爸总会让其他人在旁边等着,而他跪在墓碑前和老爷爷说好长一会儿话,然后一同离开。“往家走的路上,心情还是挺沉重的,在路上我们一般都不说话。”
  两个小时的扫墓活动结束后,张凯的妈妈和婶婶开始准备午饭。家里的气氛也随着午宴的临近步步升温,日子再次恢复往日的平静。吃过午饭之后,在外工作的人就准备出发了。
踏青融入节日
期盼儿子回家团圆

  三月春风、四月细雨,在春暖花开时节,人们纷纷走向郊外,“踏青”成为清明节期间的热词。50岁的张雪燕作为山东省临沂市某户外旅游用品店的销售员,整天面对前来购买户外用品的人,她也终于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儿子,今年清明节,咱在老家多玩两天吧!妈妈也想踏青去了……”
  张雪燕的儿子今年读大三,因为在外地上学,所以,清明节放假在家呆一天就回去了,近年来,在春天里的全家总动员活动很少。今年她准备和儿子好好商量一下,在家多呆两天。
  她已经与弟弟一家约好,4月4日全家人在老家会合,下午一起去为先祖扫墓,第二天一起去爬山、野炊、钓鱼……而且,她已为全家所有人都准备好了户外用品,包括徒步鞋、帐篷、冲锋衣、防晒衣、登山包等等。“我现在就盼着快点放假,好见到儿子,一家人就能其乐融融地享受春天的味道了。”
  张雪燕回忆说,儿子小时候,每年春天,他们一家三口经常与弟弟一家三口去爬山,“就是我们县城公园里的一座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每次爬上去我们这些经常不锻炼的大人都会累得气喘吁吁的,但孩子们却一肚子劲儿,他们总会比赛谁跑得快,我们大人就在后边担心地喊:慢点,小心点!”
  这不,就在昨天,张雪燕再次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以前我们爬山也挺有意思的哈!你和你东东哥,每次在山上都会抢好吃的,他喜欢吃鸡爪,尽管你很讨厌鸡爪也跟他抢,抢过来自己也不吃,还硬往我嘴里塞。哈哈!那时候的你真是太淘气了……”
  张雪燕给儿子打完电话,叹起气来:“原来每次出去玩小孩子是最高兴的,现在反倒成了我们要求出去集体活动了。不管怎样,这个清明节能实现全家出游梦也是极好的。”
给自己放假
老少出游尽情嗨

  焦智慧,一个老家山东济南的东北女子。其父母上世纪中叶闯关东并定居东北,她是听着父母讲述山东老家的故事长大的。在她很小的时候,逢年过节,他们一家也会回老家住几天。
  如今,她已经是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了,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已经成为她的生活状态。“孩子小的时候,要照顾孩子,现在孩子大一些了,又得上幼儿园了。”说着,焦智慧粗略一算,她已经10年多没回山东老家了。
  “儿子经常翻出我小时候的照片,还一直嚷着想回济南看看大明湖,现在正巧赶上快清明节了,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前几天,趁着老公放年休假,我们就带着爸妈和儿子一起回乡看看。”采访中,焦智慧告诉记者。
  他们的第一站是济南,为让爸妈重温儿时的足迹,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他们都一一看遍,当然,焦智慧也一同忆起小时候的游乐场,后来他们还去了黄河森林公园,为期两天不松不紧的行程,洋溢着点滴温馨和幸福。“既然出来了,也想趁着儿子刚上幼儿园,学习压力还比较小,而且父母刚刚退休,身体都还算硬朗,多去几个地方走走,好好玩一场。”于是,焦智慧一家在济南玩了两天后,又一路南下直达浙江乌镇。
  来到乌镇,焦女士不禁为这般古色古香的景致所折服,也爱上了添加时尚气息的西栅。“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来到这里,我们体验了‘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生活,如此慢节奏的生活,让作为家庭主妇的我也感到久违的舒适感。”她补充说,在西栅,各类建筑错落有致,夜幕掩映下的街道、酒吧、白莲塔……似乎比白日更多些韵味。“现在信息方便了,我们全程的车票与景区门票都是我一个人在手机上搞定的,这也让我们出行更加顺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