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会哭
2015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乾荣

  上世纪60年代,我小青年一个,爱读各报副刊。《人民日报》副刊有个《拙匠随笔》专栏,作者是建筑学家梁思成。
  那时没有“追星”这词,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明星。我们的明星不光有赵丹、白杨,还有巴金、老舍,更有钱学森、华罗庚……我特别钦佩那些科学翘楚,他们不光在专业领域独领风骚,还有优美的文笔。梁思成的《拙匠随笔》吸引我,首先在它的名称。梁先生明明是首屈一指的建筑大师,为什么自称“匠”呢,还“拙”?
  匠,一般指手艺人,也叫匠人。但有思想、有所发明创造的能工巧匠,人称“哲匠”,如鲁班。梁先生说自己是“拙匠”,透着十分谦逊的意味。但他这个“造房子的”,却不是一般的泥瓦匠。
  《拙匠随笔》有篇从建筑谈“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关系的文章,我现在仍记忆犹新。梁先生举颐和园长廊为例,说:它首先是“千篇一律之尤者”,而正是那目之所触似乎无可穷极的“重复”,才给人以大气、庄重、整饬的特殊感受——凡去过颐和园的游人,我想都会有这感觉。梁先生又运思设想,长廊齐刷刷几百根柱子,如果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红,一根绿……如此“千变万化”排列过去,将造成一种什么乱象呢?事实是,长廊虽然柱子“一律”,但是柱间回廊墙上的花窗却是各具特色,“千变万化”的。这是一种“大统一中的小变化”,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也无伤于长廊“大同”之整体美。且以这花窗小小的变化,作为廊柱“主旋律”无尽重复的“前奏”和“小插曲”,也是一种“欲扬先抑”、“融变于不变”的手法。文章以常见之物和通俗话语阐释哲理,像一首美妙的散文诗,令人在陶醉中开窍。这篇佳作,是我作文的范本,也是我学哲学的教材。
  回味梁文,不由想到咱们很多城市的规划和建筑。
  有一段时间,街道两旁和居民区的楼房,一律“火柴盒”,像一个模子倒出的——猛看,整体上是“一统”了,但细瞧“火柴盒”们,个个灰头土脸,一样死气沉沉、无精打采,无任何变化。这就像主旋律中,单把一支小号在那儿没完没了吹出“嘟——”这个长音,无休止,也没有细微涟漪波动。
  现在的建筑设计倒是热闹了。一种是大拆大建,且将旧郭变新城,玻璃幕墙,铝塑坚壁,一派亮丽,炫目耀眼,却是大的方面仍嫌僵化,小的方面彼此彼此。咱们从一座城市到下一座,到下下一座,看到的,是千城一面,不知道啥叫民族风格,什么是城市特色。
  一种是大的方面杂乱无章,小的方面千奇百怪。同一大街两旁建筑,整体看去,或犬牙交错,或高矮悬殊,或古今比肩。而个体的“千变万化”,则是另类之变之化。您瞧一个个搞怪建筑,真是怪出了狂气、牛气、阔气、俗气、意气、邪气,叫人憋气。
  在燕郊有一家酒店,外形为三个长髯古装人偶——分别叫福、禄、寿,身高40多米,吓人,似乎叫小民一旦近前,即必须匍匐、膜拜于神衹脚下;沈阳的方圆大厦,主体为一枚外圆内方、硕大无朋的古钱币——那钱眼比门楼大许多,像一张血盆大嘴,大到能把摩登设计师和大厦豪主统统吞下;南京一个区的政府机关楼,竟然盖成美国国会的样子……这些都是媒体报道过的,一些地方还有弄成靴子、酒瓶子之类杂七杂八模样的丑陋玩意儿,不胜枚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无疑,这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是社会浮躁风气和某些城市主管者骄矜任性媚俗心态的产物,是某些建筑设计师缺乏美感素养和违背职业精神生产的垃圾。
  梁思成若活在今天,一定欲哭无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