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红色预警”,治霾更治“麻木”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相同或相似的“气质”之下,应急响应的级别不仅仅意味着强制性减排措施的力度,也代表着地方政府对大气治理的重视程度,对于市民来说,这也是唤起治霾意识、营造全民抗霾氛围的重要举措。
  昨天上午,雾霾加重,我省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出现“爆表”。省会城市群中的德州、聊城两市,率先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橙色)提至I级(红色),安排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这是两市今冬以来首次采取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若是各项举措都能落实到位,必然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即便只是杯水车薪的效果,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本身,对于政府以及广大市民来说,也是有力的提醒。自从进入供暖季,雾霾天可以说成了常态,很多人对此已经开始麻木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不能放松对治霾的重视,在特殊天气以红色预警的形式敲响警钟,也是必要的积极作为。
  或许真如北京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在月初京津冀“气质爆表”时所解释的那样,橙色预警只要认真落实“减排力度一样很大”,但既然地方条例中有了不同级别的设定,那就表明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应该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尤其在相同或相似的“气质”之下,应急响应的级别不仅仅意味着强制性减排措施的力度,也代表着地方政府对大气治理的重视程度,对于市民来说,这也是唤起治霾意识、营造全民抗霾氛围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由于雾霾天已经常态化了,很多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对于各领域污染治理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进展缓慢,而是观念上的麻木。回顾最近一段时间民众对雾霾的反应,更多的已是无奈,就连娱乐化的“吐槽”都越发少见了。此时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政府能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提振公众的治霾决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轮雾霾天气中率先发布红色预警的北京,以及紧接着积极行动的德州和聊城,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的确,停课、限行等举措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限产减排等往往会伤及地方上的重点企业,但对于肩负治霾重任的政府而言,最需要的就是把公众健康放在首位,最容不得的就是瞻前顾后。应该看到,本轮雾霾中有令人遗憾之处,个别城市“气质爆表”却仍旧无动于衷;而“一市重霾,七市响应”的省会城市群联防联控,也没有抓住这次试手的机会。这不免让人产生担忧,如果连特殊天气下都无法坚决地做出反应,平日里又怎么舍得“断腕”?
  从10日下午北京的情况来看,风很快就会将霾吹走,留下短暂的蓝天。污染如此严重,如果连一次“像样”的预警都没有,那连续几日的雾霾天只会让更多的人失去治霾的信心,更加麻木起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