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逐渐加大但不算惩罚措施
两年26市或单位被约谈,山东2个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底以来,环保部明显加快了“环保约谈”的节奏,约谈的对象覆盖20多个城市的政府、企业负责人,一些地方甚至以紧急关停污染企业来满足环保指标要求。除了此次德州被约谈,我省的临沂在被约谈后,曾关停了57家污染企业。

哪些情形会被约谈?
  环保部的约谈机制实行已有10年,但从去年底开始就地区环境问题进行约谈并向社会公开。环保工作出问题时,共有11种情形会被约谈,包括减排任务没有完成、固废处理滞后、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内容未落实等等。
  加上被约谈的德州,环保部两年来约谈的城市或单位一共有26个,其中2014年约谈5个,2015年已有21个。今年2月25日,环保部公开约谈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通报环境违法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临沂也成为2015年山东首个被约谈的城市。临沂市市长张术平现场表示,绝不会有第二次约谈。之后临沂突击对全市57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治理、或治理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取得一定效果。

约谈时都“谈”些什么?
  一位地方环保官员告诉记者,环保部以往约谈大凡因为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的项目没有落实,或者是污染问题被督办了一直没有解决。
  约谈时,环保部通常是先通报该市污染减排工作有关情况,指出哪些工程承诺了要完成而迟迟没有完成。然后,再要求该市主要领导“认清形势、明确目标、限期整改”。“心情沉重”、“决心很大”、“压力很大”、“感到羞愧”,各地方政府负责人被约谈后的表态则充满感情色彩。
  不过,到场的领导表态也是有差别的,一些市长的表态非常具体,并明确列出了整改举措,相比之下,个别市长的表态则显得含糊笼统,尚不清楚其究竟准备如何整改落实。

约谈后效果如何?
  有媒体曾报道称,查阅环保部历来的政策、法规、指导意见,都没有对“约谈”的依据、方法等进行过清晰的界定。所以严格说来,它还不算是一种正式的行政手段,更算不上惩罚措施。约谈,通常都是发生在“限批”等实质性举措之前。
  “环保督政约谈制度是政府的‘柔性’行政行为,对责任主体以诫勉和警示作用为主,但随着‘区域限批’‘挂牌督办’‘媒体披露’等‘硬性’措施的跟进,环保督政约谈的实效性逐步得到释放。被约谈后各地政府多措并举,阶段性成果明显,区域内的环境恶化得到一定遏制,环境质量短期内明显改善。”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葛察忠曾表示。     据新华社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