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霾之下小热电死路一条?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家热电企业为改造新建的脱硫塔和烟囱。 刘德峰 摄
     外电入鲁后,只留着几家大型的、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的热电厂就够了。对那些小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热电厂而言,这将真正意味着他们的历史使命终结了。
本报记者 刘德峰         
  连日来已连续两次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华北平原上的大小燃煤企业,如何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环保责任,也就成了这片区域当下的空气质量能否尽快改善的关键。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政策、标准及舆论的压力,已经让山东的大型热电企业,耗资数亿元实现了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反观那些实力不足的小热电企业或企业自备电厂,在环保与经济的夹缝中,求生的希望已越来越渺茫。
  12月3日,德州市一家小型热电企业院内竖着一根崭新的烟囱,大量白色烟气从烟囱口喷涌而出。这是华北及华东的大多数城市,进入冬季后出现的典型画面,也是这些城市的市民质疑最多的地方。
  记者跟随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爬上了这根烟囱60米高度处留下的检测口。仪器显示,该企业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并不超标。
  “这是一条临时烟道。”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排放多次超标,他们已被环保部门连续处罚多次。为了解决环保方面的问题,以换来继续生存的可能,他们在2015年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
  不过就在今年3月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展开的独立调查期间,该企业又一次被发现超标排放,“这也说明当时我们做的一期改造工程效果不理想”,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随即找回施工单位,重新建设。
  在记者到达该企业时,二级脱硫塔已经建设完成,只是尚未接入不远处那根近百米高的烟道。此外,该企业内部可实时监测、控制各环节污染物数据及排放的DCS系统,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面对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的再次检查,该企业负责人找出了所有与该项目相关的材料,可监察人员发现,其中仍缺少部分需报批的手续。
  “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山东启动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上述监察人员表示,按相关工作方案,山东将这些违规建设项目分淘汰、规范和完善三类进行整改,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整改。上述热电企业,正是在“完善”类整改范畴。
  “完成了今年的供暖任务,我们就得着手准备关停了。”在聊城一家企业自备热电厂,相关负责人带着一丝不甘说出这句话。尽管该企业除了设备检修等时间之外,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可在近几年“上大压小”的计划中,已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山东的地方性排放标准近几年不断加严,没有能力实现达标的企业就只有淘汰关停这条路了。”在近日的采访中,有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标准为例,从800mg/m3逐渐降到现在的100mg/m3,再到目前提出的超低排放,每一次标准的提高,对不少热电企业而言都意味着千万元级别的投入。
  “投资建脱硫和脱硝设备,再投资建除尘设备,现在又面临超低排放改造,环保投入加起来已经有上亿元。”有小热电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他们听说又有大型热电企业正在实践近零排放,这样的节奏已经让他们再难投入跟进。
  对小热电来说,还有一个坏消息。于2015年陆续开工建设的“外电入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按相关规划,山东计划到2020年建成“五条交流两条直流”的外电入鲁输电格局,接受外电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占全省年用电量近1/3。届时,山东每年也将因此少消耗标准煤6000万吨。
  “到时候山东每个城市,只留着几家大型的、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的热电厂就够了。”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对那些小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热电厂而言,这将真正意味着他们历史使命终结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