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儿女应善加劝导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庄秋燕

  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在济南闵子骞路与山大南路路口的一处单位宿舍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从五楼坠楼身亡。知情居民称,老太太坠楼或与保健品有关。据介绍,出事前,老太太花费两万元购买了保健品,用来治疗腿疾。因与老伴意见不合,老两口闹了点别扭。
  如同上述报道中,家人对购买“保健品”的意见不一是常有的事儿;而作为儿女,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是支持还是反对,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父母购买的是正规商家的保健品,质量有足够的保障,能够对父母身体的保健起到一定的作用,诸如可以缓解,或者作为某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提升老年人免疫力等,这样的保健品老人不妨一试,儿女没必要横挡竖拦。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当下,很多所谓的“保健品”都有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的情况,若说这些推销保健品的是些骗子也毫不为过。这些以推销“保健品”为幌子的职业骗子,其骗术也是与时俱进,贼胆儿越来越大,往往借助“营销商”的外衣专门瞄准老年人下手。他们善于利用各种伪装手段对受害者实施诈骗,老年人稍有不慎便会“中招”。一些老年人因轻易相信推销员的谎言而受骗上当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
  以保健品为诱饵向老年人行欺诈之实,骗子的成功无非看准了老年人因为身体日渐衰老,面对“死亡”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追求健康和长寿。另外一个就是,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惯常心理,对老年人施以小恩小惠等“糖衣炮弹”。摸准了老年人的心理,把准了老年人的脉搏,以极度浮夸保健品功效的宣传,甚至使用具有极强欺骗性的演示,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热情似火亲如一家的贴心关爱,大张旗鼓地让利、赠送,让那些善良的老年人脑子里忽悠得七荤八素,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即使有人好心提醒也一时转不过弯来,甚至和规劝他的人发生冲突。
  面对无孔不入的骗子与无所不用其极的所谓“骗术”,媒体、执法人员、家人等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醒老年朋友,日常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注意学习和识别骗子的一些常见骗技。一旦发现类似状况,老年人一定保持理性,注意核实,及时与朋友以及家人沟通。如果发现已经上当受骗,在保留证据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报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