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现代农业开启可复制模式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1000个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粮食总产再创新高,达到73.67万吨;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种养结构持续优化,新增经济作物4万多亩;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三品一标”保持在200个左右;章丘大葱品牌价值达到30.06亿元,荣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这是章丘市2015年发展现代农业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章丘市围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了“三年活动”,即质量安全推进年、电商营销年、人才服务年,现代农业取得创新性突破。“这种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前期辽宁阜新党政考察团对章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 邢振宇
通讯员 乔秋实 夏才芝

创新扶持方式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葱农与各级财政按照2:8的比例投入一定保费之后,每亩可以获得5500元的稳定收入,较好地化解了自然和市场风险。”章丘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对大葱保险业务进行了介绍。通过开展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章丘大葱产业得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章丘市摒弃过去“大水漫灌”的扶持方式,采取“喷灌”、“滴灌”模式,各项农业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章丘市整合各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重点扶持了伟丽种苗等31个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6家济南市级示范园区,全市土地流转31.4万亩,流转率30%。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新增投资1.3亿元,实施了百农大厦建设、百农大道修建等项目,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电商营销的主阵地、园区建设的领头雁。发展旅游农业带动三产融合。组织了“幸福绽放——山东章丘农业之旅”活动,打造了6条一日游精品线路和2条两日游精品线路,带动28家农业园区拓展休闲观光、体验娱乐、教育培训等功能。
创新营销模式
发展农产品电商

  “章丘市的农产品从土里土气的‘乡下姑娘’摇身一变成了时尚摩登‘女郎’,乘坐着政府搭建的电商‘高铁’销往了全国各地,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优价销售,让章丘的农户也感受了一把互联网带来的‘狂欢’。”章丘市农办主任李钢向记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章丘百农汇网上商城”。
  据悉,按照政府投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团队经营的思路,章丘市组建了百农电商公司,创建了章丘市农业信息化暨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启动了章丘百农汇商城,线下建立了百农汇电商体验馆,具备了信息门户、网上商城、产品追溯、第三方平台入驻与大宗交易四大功能。8月20日平台正式启动,策划了“百脉醇农”品牌,与济南公交总公司、深圳正中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创建了电商社会实践基地,首单交易额170多万元,整合了农村电商资源并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带动全市发展农村电商1100多家,网上营销额5000多万元。同时,统筹线上线下营销资源,创新农事节庆组织方式,扶持品牌专卖店建设,提升了章丘名优农产品的美誉度,拓宽了营销市场。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经营水平

  “章丘市现有种粮大户193家、家庭农场289处、规模龙头企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82个,各种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章丘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通过培育优秀人才,创建新型经营主体,章丘市引导100多名大学生回乡创业,推选两名“齐鲁乡村之星”和14名济南市“乡村之星”,成为领办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通过开展农技人员走基层、强服务、助发展活动,120多名专业人员通过对接经营主体、建立服务基地,提高了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市镇两级服务中心发展到20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达到32个,各类农业服务网点达到870家,其中较大规模的灌溉、农机、流通、植保专业服务公司62处,全市大田托管服务面积40多万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