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教育,爱心洒向学生
——记王圈小学张辛校区教师李婷婷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婷婷课间给孩子辅导功课。本报记者 梁越 摄
     李婷婷,王圈小学张辛校区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两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关注特殊儿童,放弃休息时间逐字教学生识记;通过画图、制卡片、做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及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王明国      

距离县城70里路
中午吃饭都凑合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距离县城70余里路的王圈小学张辛校区。“我们这个校区算是全县最偏远的小学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此偏远给这里的老师带来不少麻烦,能在这所小学干出成绩确实得克服很多困难。”王圈小学张校长说。
  28岁的李婷婷是该校一名优秀的班主任,2013年9月份开始任教,两年来每天早晨不到6点起床,做饭、吃饭、收拾家务后6点40分出发上班。“在没有私家车时,我与同事一起拼车,到达王圈街时再骑十几分钟电动车才到学校。”李婷婷说。
  “晴天时还好说,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就相当费劲,以前这段路都是土路,一不小心就会跌倒,有时索性推车上班。”李婷婷说,如今有了私家车,终于可以一路开车到达学校了。
  由于张辛校区距离村落较远,在此任教的老师中午就在办公室里简单做饭吃,蔬菜也都是从家中带来的。由于学校没有宿舍,李婷婷吃完饭后只能趴在书桌上,或者将几个凳子拼起来稍微休息一会儿,醒来后往往腰酸背痛。
  “下午4点多放学,回到家就得6点多。到家后整个人相当疲惫,有时家人抱怨干家务少,但忙活一天下来确实很累。”李婷婷说,尽管如此,她一直尽力给孩子上好课,两年来仅请过两次假。
放弃休息时间
逐字教学生识记

  工作环境如此恶劣,不少老师曾想过退缩,但李婷婷依然坚持在岗位上,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李老师班内有两名特殊学生,她从没想过放弃他们,依旧耐心地教育他们。”李婷婷的同事称。
  “我们班有个聋哑儿童小亮(化名),按说应该被送到特殊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家长最终将小亮送到了我们班。”李婷婷说,最初,小亮听不见她讲课,无奈之下,她一遍遍比划,有时为教会其一个拼音,还画各种动物。
  在李婷婷耐心指导下,小亮的基础一点点增强,数学计算能力也大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李婷婷及小亮家长倍感欣慰。
  在李婷婷班内,还有一名智障儿童小军。“这个孩子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跟着大家一起读课文还行,一旦让他单独阅读,什么都不会。”李婷婷说。
  为让小军提高成绩,李婷婷拿出休息时间辅导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写,我写一遍再让他写一遍,我读一遍拼音,再让他读一遍。有时我也想过放弃,可每次看到他的眼神又不忍心忽略他。久而久之,小军的识记能力大大提升,太让我感到惊喜了!”
画图制卡片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关心特殊儿童,还要提高班内学习成绩,拥有一套特殊的教学方法。“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一年级,他们注意力差、缺少耐心,所以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李婷婷说。
  为此,李婷婷多次揣摩课本内容、制作课件,并尽量将其转化成游戏、笑话、漫画、卡片。“例如,在讲《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都画在黑板上,孩子们看了都愿意跟着学。”
  “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课下他们还会找到我说他们家也养了小狗、小猫,平时都吃什么食物……这也增进了我和孩子们的感情。”李婷婷说。
  为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李婷婷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各种礼物,哪位同学回答问题多、哪个小组表现特别好,都会得到礼物。在不断的激励下,班内形成了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李婷婷不断的努力下,班内的成绩一直稳居学校首位。两年来,李婷婷两次获得“镇优秀教师”、年度总评第一。“我将继续奉献我的青春,用热情点燃孩子们的快乐。”李婷婷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