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千元网购,只省了60块钱
消协提醒:“双12”小心电商折扣“注水”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12月10日讯(记者 高雯 通讯员 孔玲) “买买买”的“双11”刚过,电商打造的“双12”购物节再来袭。全场5折、年度最低价果真可信吗?买了千元5折商品的张女士现身说法,省千元是妄想,其实只省了60块钱。
  “‘双11’刷的信用卡还没还完,‘双12’又来了,这次一定得理性。”红星小区的张女士提起今年“双11”的血拼满是感慨。提前选好商品、熬到凌晨,血拼了1100块钱抢到了4件低价衣服。虽然商家都宣传3折、5折,但张女士认为,买千元省千元一定是妄想,但折腾一番下来怎么也得省几百块钱。出于好奇,张女士常翻看一下所购衣服的价格波动,发现“双11”之后,声称3折、5折的衣服售价与“双11”期间相差只有十几元钱,花了上千元购买的衣服核算下来一共才省了60元,颇有上当的感觉。“‘双11’时确有很多商品不抢就很快没货了,但过一两天就又有货了,价格相差也不多。”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消费者,很多表示“双11”期间的冲动消费,是中了商家“饥饿营销”的圈套。而对比发现,所谓“错过再等一年”年度最低价的“双11”,商品价格其实与即将而来的“双12”多数持平。
  面对“双12”购物节,济宁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物时要小心谨慎电商平台虚标原价、虚假折扣,警惕“清仓价”、“年度最低价”的文字游戏。选购前,先充分了解商家信息和商品信息,多查看些购买评价,多方比对、避免冲动消费。
 
 

 相关链接 
部分电商平台涉虚假宣传
  济宁市消协工作人员说,8日,中消协发布了部分“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报告,本次调查共涉及12家电商平台、12大品类,调查选取了“双11”当天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网上标示销量相对多的94款商品。
  经调查发现今年“双11”后至今,这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的价格购买,占比达到34%。其中有9款比“双11”价格还低。可见,部分电商平台涉嫌虚假宣传,以“限时抢购”“清仓价”等宣传字样误导消费者。同时涉嫌虚假折扣,即虚假标高原价,给出3折、5折的折扣价诱导消费。经调查显示“双11”过后,商品并未恢复高昂的原价,仍以低折扣价继续销售。
  工作人员称,由于大的电商平台并不在本地,根据属地监管,执法人员很难约束到外地的电商商家规范经营,但中消协已经发出倡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建立电商平台价格追踪监测机制,查处电商平台虚标原价、虚假折扣等价格违法行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