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15年整理两千多种植物资料
初中教师肖宏平痴情深山,拍摄10万多张植物照片用坏仨相机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淄川区峨庄中学的植物学科工作室里,肖宏平正向学生讲解认识各种植物。通讯员 闫盛霆 摄
   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闫盛霆 郗文娇
  有人在书海中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有人在战场上指点江山、纵横捭阖,也有人15年间埋头家乡绿海中,为本土的树木、野生植物、名草等拍摄了10万张照片,整理出110多科近2000种植物资料,构建了一部峨庄流域的植物分布志,打造出自己的“植物王国”。这个“国王”就是淄川区峨庄中学的教师肖宏平,做了一份与本职工作有关又无关的工作,而且一直坚持了15年。

徒手攀悬崖 发现6种未记载植物
  肖宏平和植物打交道,最初是想增长见识,后来,拍摄植物成了他的爱好和习惯。一开始多的时候一个镜头他要拍60多次才能找到一张合适的照片。为了寻找最佳角度拍摄,他曾经手脚并用爬过3米高、倾斜达80度的悬崖,也曾踩到马蜂窝、蛇,甚至连人带车滚到农田里,第二个相机就是这样被摔坏的。
  15年间他用坏三个相机,拍摄了10万多张植物照片,整理出110多科近2000种植物资料,包括植物名称、作用,有无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培育价值,药理作用等。峨庄的古树名木、山珍野菜、名贵药材、国家级保护植物通过他展现给了更多人。
  肖宏平在他的植物王国中品尝着快乐。“碰到一种没见过的植物,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像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一样!”肖宏平这样形容和植物打交道给他带来的喜悦。
  期间,他发现了《山东植物志》上没有记载的6种植物,比如杂色牵牛、日夜兜被兰等植物,正在等待中科院鉴定。

15年走过5万里寻访各种植物
  从小在峨庄这片山中长大,又是专门研究植物的教师,却不知道身边的植物是什么,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肖宏平。
  从那以后,肖宏平开始有意识的认识各种植物。放学后、休息日,一有空他便上山,碰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收集回来询问当地乡亲,但多数时候得到的都是些土名,比如shikalawan(音:屎喀拉菀,学名茜草)。鉴于条件限制,植物志借不到,没有网络,植物的学名他没法确定下来。后来,学校终于联网,他便到专门研究植物的论坛进行在线咨询,即使不能确定名称,鉴定范围也大大缩小。2008年,肖宏平找到《山东植物志》的电子版,这样一来,他不能确定的植物基本能找到出处。
  2006年到2009年这四年间,肖宏平天天上山,一到休息日,他早上出去,天黑才返回,最远一天能走40里路。据他估计,15年间,他走过的路能有5万里,这是他一个人的两次“长征”。“认识植物,花、果实、种子是主要的认识标志,有的花是早上开,有的花在中午开,必须天天坚持去才能拍到一棵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肖宏平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