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孙世华
近日有一则新闻,《宠物狗乘公交引市民声讨》:一市民乘坐客车时携带宠物上车,引起车内部分乘客的不满。(《齐鲁晚报》7月5日报道)还有新浪微博6月25日的消息:石家庄市760多辆空调公交车在挡风玻璃处摆上了“无饮食示范车”的标牌。 近年来,带宠物狗上公交车、下饭店、逛商业街等行为,已经司空见惯。尽管,有人认为是不文明行为,有人觉得无所谓。可是,就像报道中提到的:“换位思考一下,谁不怕被狗咬患上狂犬病?谁不怕狗身上的跳蚤?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狗,不是每只狗都不咬人”,“天气比较热,宠物又比较容易暴躁,公交车上比较拥挤,宠物上车会给乘客带来很多潜在的危险”。为此,带宠物狗上车,毕竟不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 目前我们对于看似简单的文明出行,并没有细致的、可行的法律法规,故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怂恿”并“放纵”了某些所谓“个别人”、其实是绝大多数人的“不拘小节”的不文明行为。例如著名的“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吞云吐雾,衣冠不整等。老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理谁都明白,问题在于,一旦碰到是否能从自身做起,能不能起个表率作用,要是说一套做一套,那“旧病”就禁不住还会复发。因而,单靠目前的宣传教育,事情很难得到根本好转。 文明出行不是小问题,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外在形象。所以,除了提倡自觉,在管理上,还要建立有章可循的、纳入法律法规的制度加以约束。比如,什么地方可以带宠物,带什么样的宠物,用什么约束宠物,只有做到管理措施细化、具体,处罚严厉、严明,才能堵住不文明行为的漏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