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梧 你可千万不要傻乎乎地轻信朱元璋之流兴之所至,喊几句“勤政、爱民”的响亮口号,就以为他们真想“解民于倒悬”了。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朱元璋。未发迹之前,刘邦在家乡好赖还混了个亭长,负责周围几个村子的治安警卫、征兵征役征税工作。有钱有闲时,还能和一帮弟兄喝酒吃肉找个乐子;苦闷无聊时,还能与年轻漂亮的小寡妇厮混调笑一番。 朱元璋与刘邦相比,可就惨不忍睹了:父亲朱五四是村子里最贫穷的农民,只靠租种别人的几亩地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父子弟兄几人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只是勉强活着。朱元璋十几岁时赶上大灾荒,父母、两个哥哥及嫂子、侄儿统统饿死,真是穷得死无葬身之地。他挨家求告,才讨来一块土地掩埋亲人的尸骨。他自己若不是跑到庙里当和尚混几年饭吃,恐怕也得填于沟壑。可偏偏这个最低微最穷苦的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最仇视“民权”,这在他对孟子的态度上表现得最集中、最突出。 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深得孔子“以人为本”思想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成为孔门最有成就的嫡派传人。孟子的影响至南宋达到最高峰,宋度宗咸淳三年,“帝诣太学谒孔子,行舍菜礼。以颜渊、曾参、孔汲、孟轲配享”。从此,孟子荣登孔庙四配之位,“孔孟之道”成了儒家学说的代名词。朱元璋登基之后,虽也提提孔子,但内心深处却不愿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崇高的、代代相传的精神权威的存在。所以,洪武二年曾下诏“孔庙春秋释奠,只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这实际上是要逐渐淡化孔子的影响,进而彻底消除孔子的影响。但刑部尚书钱唐、侍郎程徐等人长久地跪在金殿中,极力劝说朱元璋:“孔子垂教万世,百王宗师,先儒谓仲尼以万世之王。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如天下祝万寿,报本之礼不可废。”朱元璋由此明白了孔子的学说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正统思想理论基础,才极不情愿地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收回成命。但他很快又拿孟子开刀,下令将孟子塑像撤出孔庙,取消他享受“冷猪肉”的资格,并恨恨地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痛恨孟子呢?这还得从孟子的“民本思想”说起。关于君民、君臣关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还说:君主如不能保境安民,人民就会推翻君主;周武王顺应民意诛杀商纣王,史家没人说他犯上作乱,只说他诛杀了一个普通人纣。孟子这些站在平民立场上对君主的指导评论,当然不符合通过强权杀戮建立专制暴政的朱元璋的心理。他更怕在孟子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民众不再屈服于专制暴君的血腥统治,起而争取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利,所以才有了“撤配”之举,借以抹杀孟子的影响。朱元璋还放出话来:“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还是那个钱唐,扬言:“臣为孟轲而死,死有余荣!”让人抬着棺材,自己袒露胸膛,直入朝房。朱元璋果真下令卫士放箭射之,钱唐左臂、右肩、胸部均中箭,仆倒在地,仍挣扎着爬向朱元璋。朱元璋见竟有以命保护孟子地位的臣子,大大出乎意料,遂命人给钱唐治伤,又极不情愿地把孟子请回了孔庙。 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朱元璋仍如芒刺在背,过了些年他又命人把《孟子》中不合他心意的言论删去了85条,这才算放下了一大心事。 按说朱元璋平民出身,应该对平民所受压榨有切肤之痛。他未登基之前确实也有一些惠民之举,为什么他当了皇帝却最反对伸张民权呢?这其实高度契合了某位哲人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角色转换了,他已经高高站在了平民的头顶之上,一切荣华富贵、一切物质需求,都要从平民身上榨取。并且正因为他出身平民,所以他深知平民中蕴藏的巨大能量,他的成功也正是巧妙运用这种能量的结果。他更怕孟子的民本思想深入人心,被别人利用而威胁他的地位。排斥孔孟,是为了根绝后患。虽然他也改税制惩贪官,给平民一些好处,但最根本的是为了皇权永固,让他以及他的子孙后代永远脱离他父兄所经受的苦难,幸福生活享受得更长久、更美满。他把相权、军权等等所有大权前所未有地集于一身,丝毫不给别人任何可乘之机,就是他仇民仇官仇孔孟心理支撑下的外在行动。而他生前直接查办的所谓胡惟庸谋反案、空印案、蓝玉谋反案,杀人数十万,就更是他仇民仇官仇孔孟心理支配下的疯狂屠戮了。 你可千万不要傻乎乎地轻信朱元璋之流兴之所至,喊几句“勤政、爱民”的响亮口号,就以为他们真想“解民于倒悬”了。所有的暴君、独裁者,真爱的只有他一人一家的权力、地位。当太子朱标不理解他为何要杀戮众多功臣时,他以去掉荆棘杖上的刺而让太子抓起来不扎手为喻,便明白显示了他的心机之深远,手段之毒辣。 无论是官是民,在所有的暴君独裁者心目中,只是蝼蚁和草芥。幸好,历史的车轮绝不会只为一家一姓一个利益集团而转。孟子的民本思想终究日益深入人心,帝制终究被推翻了;某些变相的“皇帝”、“皇权”,最终也被人民彻底抛弃。 正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本文作者为文史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