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河北商会副会长闫涛:
做事就要像螺丝一样有钻劲
2015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闫涛
  本报记者 王永军
实习生 艾婷玉

  “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螺丝一样有种钻劲,沉下心去总会有收获。”烟台河北商会副会长闫涛说。18岁从河北来烟打拼,经过20多年的磨砺,他所经营的兴东五金机电供应站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对于刚满40岁的闫涛来说,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怀揣1万元,只身来烟寻梦
  “当时就想出去闯荡一份事业。”闫涛告诉记者,他1975年出生,老家在河北省永年县,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造生产标准件。1991年初中毕业后,他在当地从事了两年标准件制造加工。
  闫涛说,由于永年县紧固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机遇,成为全国最大的紧固件集散地,为河北十大地方产业之一,并誉为“中国紧固件之都”。“我想有这么好的条件和优势,趁年轻出外闯荡下。”朋友介绍烟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闫涛一个人拿着东拼西凑来的1万元钱来了烟台。
  他来烟台之前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准备搞标准件的销售。1994年来到烟台后,就开始了选择店面,最终他看好了青年路附近的一个柜台,虽说只有6平方米左右,但地段和人气还不错。
  “刚来烟台的时候日子过得相当紧巴。”闫涛说,拿来的钱主要都进了货,手里没啥富裕,平常也是省吃俭用。为了给客户送货,买了一辆自行车,还是去旧货市场花了40元买的一辆二手车。
  一个人在外做生意并不容易,再加上他刚从事标准件销售,一切都得慢慢摸索。只要客户要货,不论多远,他都第一时间从仓库拿货,骑着自行车给客户送去。
  “有次包装箱破了,螺丝散落一地。”闫涛说,当时附近也没有人,只好把衣服脱掉,挽起袖口,把螺丝装里面,给客户送了过去。
  凭借着产品质量过硬和送货及时,闫涛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0多万元。就这样,闫涛一口气在青年路附近干了3年,直到店铺拆迁,他在芝罘屯路附近又选择了一处60多平米的店面。
贷款90万元,把生意做大
  刚搬到芝罘屯附近时,生意还不错。慢慢地,闫涛发现了一个问题,烟台经济发展较快,外资企业进驻,店内原经营的产品已经达不到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这是他真正意义上遇到的一次危机。
  不服输的闫涛开始打听客户们需求,得知广州、上海等地的产品在市场上挺火。当时资金都压在库存商品上,手头没有闲钱,想要代理南方的产品需要一大笔资金。
  这可把闫涛愁坏了,好在他平常积累的好口碑,一个朋友得知后,帮助他从银行贷了90万元,代理销售南方生产的产品,这下才把危机解除了。
  闫涛说,销售南方产品后,销售量立马就上去了,当年销售量突破了百万元,事业开始真正起步了。为了给客户送货方便,1999年闫涛专门买了一辆面包车。
  “终于在2000年花20万元买了一套房。”经过7年的打拼,闫涛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开始在烟台真正扎根立足。当时守着老婆孩子,闫涛第一次有了幸福的感觉。
  闫涛说,在芝罘屯附近的店铺一直经营到2001年,再次因为拆迁,店铺搬到了第一大道附近的一处五金市场,面积也增加到100多平方米。
  “客户越来越多了。”他经营的产品种类齐全,留住了不少老客户。随后,闫涛又把店铺搬到了胶东五金机电市场,在那一干就是10多年。
  2014年再次搬迁到幸福南路国际五金城,营业面积和仓储面积超2000多平方米,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发展数十名员工,先后与国内外众多品牌厂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诚信经商,啥时候也不忘家乡
  闫涛自己加工过标准件,又干了这么多年销售,对于这个市场已经非常熟悉,只要客户提起需要的东西,他都能第一时间提供详细的解答,但他每年都要出去考察学习。
  “必须得掌握市场上的变化。”他每年都要到南方等城市参加标准件展会,第一时间了解市场上的变化和供求信息。这样在经营中,心中也有数。对于商人来讲,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每次店铺搬迁,他都会处理掉不少品质低的产品。在最近的这次搬迁中,他处理掉了40吨。
  别看他话不多,帮助老乡却毫不含糊。一位熟知闫涛的老乡说,闫涛嘴上不善表达,但是热心肠。遇到河北老乡来烟台发展,闫涛尽可能帮助老乡在烟台立足。
  不仅如此,闫涛还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发展,每年总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做公益事业。闫涛之所以取得成功,和他的做人是分不开的。
  现在兴东五金机电供应站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多万元。说起这些,闫涛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