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高树先与滨州市医改办主任商秀丽网谈卫生计生改革发展
让群众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卫生计生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的广泛关注,只有提高基层基础服务水平,才能实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滨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树先在访谈中表示,今年以来,滨州市卫生计生系统实施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四级培训工程、跟进完善乡镇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基层管控体系,努力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医改办主任商秀丽也表示,滨州市从2009年9月开始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6年来,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文/片 本报通讯员 王玮 本报记者 王晓霜
◆1375处村卫生室覆盖全市5279个村所有农村居民
  高树先介绍,目前,全市92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业务用房、技术人员、医疗设备均达到省级标准,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居民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探索一室多点模式,在农村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步行15分钟可达的原则,全市统一规划了1375处村卫生室,覆盖全市5279个行政村所有农村居民,并统一新建了910处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诊疗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方便了群众就医。
  “我们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培训,用三年时间完成了2.2万人的业务人员轮训,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实现各级诊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高树先表示。
  此外,在计生方面,滨州落实村计生主任“县管、镇聘、村用”制度,配备703名专职协管员,开发了城区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与周边和人口流向密集的882个市、县区达成区域协作关系,全市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反馈率、网络化协作信息接收率均达100%,居全省前列。
◆6年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2016年补助标准为人均410元
  商秀丽介绍,6年来,滨州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97.2亿元,其中市县投入48.8亿元,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商秀丽介绍,目前滨州市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左右,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政府对于参保居民的补助,从2009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了今年的380元(2016年的补助标准为410元)。去年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到一起统称为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2009年的5万元、3万元统一提高到15万元。参保居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执行200元起付线以上全报销政策;从2016年起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将分别提高到75%和50%。
  “在此基础上,滨州市推行了大病保险制度,对于重大疾病治疗产生的合规费用再通过大病保险进行二次报销。对于住院治疗的低保对象还能进行医疗救助,将他们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在县区规定的上限范围内再报销70%。”商秀丽介绍,今年1-9月全市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就为参保人员报销医疗费用13.88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探索计生服务管理新机制,将计生服务管理融入基本公共服务
  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后,预计2030年我国总人口为14.5亿人。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客观存在。对此,高树先介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滨州市卫计委将极应对计生新政调整实施,适应新常态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应对单独二孩和普遍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加强社会宣传和引导,引导育龄群众自觉避开生育峰值年结婚生育。
  “同时加强形势研判和风险防控,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全面分析评估出生人口增加对社会公共服务带来的影响,确保生育秩序可控、社会风险可控。”高树先介绍,针对普遍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新的工作形势,滨州市卫计委将积极探索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融入基本公共服务,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实现卫生计生的深度融合。“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后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衔接,突出做好多孩等重点指标控制,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平稳发展。”
◆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实现信息化建设全覆盖
  今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抓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引进、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高树先介绍,今年市人民医院3万平方的门诊楼和市中心医院7万平方的病房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投入8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实验室,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投入558万元建成血站核酸实验室建设,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
  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全市医疗机构在门诊大厅公开医疗科室分布示意图、就医指南、服务价格、门诊医师名单、优质服务“十有”承诺;落实“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增设无节假日门诊、错时门诊和夏季夜间门诊,严禁熟人“加塞”,确保就医公平;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均与国家、省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使群众不出家门就享受到知名专家的高端服务;开展婚前、孕前、产前和新生儿四项免费检查和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并免费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11大类43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生药具工作实现了信息化发放。
  加强人才队伍引进,积极搭建人才集聚平台,三年多来共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260余个,柔性引进省级以上学术带头人60余名。自2012年开始,共举办全市乡村医生全员培训班三轮,培训乡村医生10000人次以上,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对120指挥调度大厅完成系统升级,提升了全市卫生应急反应和院前急救能力;强化疫情监测、物资储备、应急演练、采供血管理,滨州市连续第6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新生儿应在6个月之内办理参保手续
  商秀丽介绍,滨州市从2013年起开始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参加居民医保的大病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首先可以通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报销,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是15万元;在此基础上,对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1.2万元的部分再由居民大病保险继续报销,其中1.2万元(含1.2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部分给予50%补偿,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部分给予60%的补偿,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部分给予65%补偿,大病保险的年内最高支付限额是30万元。大病保险金从居民基本医保基金中划拨,不需要个人再另外交钱。“ 此外,对于那些特困家庭患者,还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应及时办理参保手续。”商秀丽介绍,根据滨州市政府印发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新生儿父母应在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办理参保手续并缴纳出生当年个人参保费。新生儿参保后,自出生之日起享受相应的居民基本医保待遇”。商秀丽说,孩子出生后,家长应尽快为孩子办理落户手续,并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办)人社所进行参保登记,缴纳个人参保费用后,孩子就能享受到住院报销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若超过6个月才参保,除缴纳个人费用外,还需要缴纳政府补助部分,“更关键的是,还要等到缴费满3个月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这样可能就会给个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