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作为一个素以狂野著称的创作者,大卫·林奇常常只负责将你带入一个神秘和非理性的空间,但不负责提供能够让故事自圆其说的来龙去脉。相对而言,《穆赫兰道》是他所讲的最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没有之一。因为这部作品的前三分之二根本就是一场梦,后三分之一才是做梦人的真实生活。梦当然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最佳挡箭牌。何况还有负责任的影迷,操着弗洛伊德或者伪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这场大梦一一作出令其自圆其说的注解——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足够在淘宝上开家叫做“梦的解析”的小店。他们一定是狡猾的大卫·林奇最喜欢的影迷!作者不靠谱,观众往往就被逼得靠谱了——所有二元对立的关系之间,原本都是博弈。 我对这些网上比比皆是的注解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只是:这场梦的主人戴安妮,在梦里,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完全相反的人。 这真让人难过,真的。 真实生活中的戴安妮是个从小地方到好莱坞闯荡的女孩,一个彻头彻尾的屌丝。试镜失败,无人赏识,唯一的收获大概就是成为了新晋女星卡米拉的同性伴侣,靠着她的提携跑跑龙套。但是强势的、咄咄逼人的卡米拉的最大爱好,就是在戴安妮面前表演和其他人的亲密和暧昧,男女通杀。甚至,在一次宴会上,卡米拉高调而轻佻地宣布和导演亚当订婚。这成了压倒颓废、潦倒、自卑、神经质的戴安妮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杀”这个人类社会中的顶级动作出现了。戴安妮雇杀手杀掉了卡米拉。 这故事本身没什么劲吧?世界上有的是颓废、潦倒、自卑、神经质的人,有的是变态的情侣关系……可是戴安妮在梦中把自己想象成了完美无缺的贝蒂。贝蒂是那种我们常说的“笼罩着神的光芒”的女孩,她美丽、乐观、善良、自信,一来到好莱坞就给她铺好了金光大道,试镜展露了卓越才华,导演亚当与之一见钟情。而卡米拉呢,在梦中变成了一个被追杀的失忆女孩,她失魂落魄、柔弱可怜,一切全靠贝蒂,没有贝蒂她寸步难行。贝蒂是她的天使,是她的一切,她爱她爱到无条件献身。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性满足。所以,你看看吧,戴安妮的梦! 大卫·林奇几乎从不解释这部电影,他只是概括地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秘密和好莱坞之梦的电影。爱情和好莱坞之梦全都是大俗套,只有“秘密”值得琢磨。这个电影说的秘密就是:人往往都是不喜欢自己的,所以他们在梦中把自己想象成完全相反的人。 所以,颓废、灰色、充满挫败感的戴安妮,却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那么阳光的天使女孩!这是这个故事最让人伤感的地方。 忽然发现,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好久不做梦了。按照前面所说,不做梦的原因应该有二:第一,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第二,不再有愿望。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拉锯战,这个中年人终于和自己和解了,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不再有挫败感,甚至法令纹和白发都伤害不了ta。中年人,再也不需要梦带来的替代性满足。他们自己是架好机器,生产一切可以让自己满足的必需品。 所以偶尔,会有一个诡异的念头闪过:如果人生从中年开始。 自嘲,又欣慰。
(本文作者为文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电影学硕士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