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佰货艰难“试水”核心商圈 |
开业两年频繁变更品牌与定位,自营模式屡遭考验 | |
-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坐落在市区核心商圈的壹佰货商场,经历了两年磕磕绊绊。 本报记者 齐金钊 摄 |
|
头条延伸 前期的磕磕绊绊 是发展的“阵痛” 开业两年内 频频“变身” 便捷的交通、庞大的人流、高端的物业、丰厚的财力,从选址定位到自身实力,壹佰货这个新兴的百货零售品牌怎么看都像是同行中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然而在海港路繁华商圈之上,壹佰货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顺风顺水,而是在短短两年之中多次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以期早日摆脱惨淡的经营现状。 “以前卖珠宝首饰的柜台哪里去了?”12日,市民卢女士来到壹佰货商场,顿时“迷了路”。因为与半年前的商场格局比起来,如今的壹佰货的货架仿佛来了一次“大挪移”,以前的产品专柜纷纷不见了踪影。与卢女士的诧异比起来,很多经常光顾这里的市民更是用“一天一小变,三天一大变”来描述壹佰货商场自开业以来的频繁“变身”。 2011年7月,壹佰货商场在烟台开业。锣鼓喧天地开业后,商场的人气却没有预想中理想。平时没有人气,周末依然难现消费小高峰。在低端有南大街购物中心、中端有百盛、高端有振华的商圈格局里,定位中端偏上的壹佰货地位颇显尴尬。 经过两年的市场洗礼,与开业之初比起来,再走进壹佰货商场的市民发现:一楼的化妆品专柜已经消失不见,金银珠宝的柜台也只剩下了两家,替代化妆品和珠宝首饰的是男鞋女鞋和包包等,负一楼原有的健身器材和文具用品不见了,一些店面挂着“吉房出租”的字样……这些迹象显示,壹佰货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变革与抉择。 欲靠平民化路线 打破商圈“魔咒” 地处核心商圈,却没有享受到核心商圈带来的繁华,这是开业两年间一直悬在壹佰货头顶的一个“魔咒”。为了打破这个“魔咒”,壹佰货寄希望于一招“变”字诀,品牌与定位多次变更,在反复的尝试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风格。 “现在的壹佰货里似乎找不到很多大品牌了,价位比以前便宜了很多,很多朋友都从这里淘到了不错的东西。”市民周女士说,由于家住得离壹佰货较近,她时常到这边转转,最近半年时间里,她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商场拼大牌、拼档次的时候,壹佰货似乎有意避开了“高端大气”,一门心思走起了平民化路线。 如果现在再细致地看这里的服装品牌,消费者会发现,除了阿迪达斯等大家认知度高的运动品牌,壹佰货商场内的品牌专柜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1号站”“牛仔街”等去品牌化的符号。“之前来这里逛街买衣服有乐町、维斯凯,现在都没有了。维斯凯的logo还在,但是里面卖的已经不是这个品牌的衣服了。”有消费者感慨,这里已是不要大品牌的地方了。 “抓住年轻消费群体,走平民路线是我们两年来重新琢磨出来的一条新路。”运营管理壹佰货商场的烟台盛和百货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过去的两年对于新生的壹佰货来说,更多的是在积累经验,现在的商场已经历了重新装修、重新换品牌、重新找定位几个阶段,未来将会朝着平民化、年轻化的目标群体努力,“20-30岁、月薪2000-5000元的年轻人,这才是我们的目标群体。” 壹佰货从走进烟台就吸引了大量眼球。一方面,阳光100最初只做地产,在烟台是第一次涉足百货商业;另一方面,壹佰货商场别树一帜,在目前主流商场采用联营模式的大背景下,大胆地在烟台开辟了自营百货的尝试。 业内人士分析,壹佰货现在的商场更多的是在给自有写字楼和住宅的租赁、销售增加有利砝码,它的自营模式虽然将成本压到了很低,但是商场负责统一进货和销售,库存、人力成本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阻碍着这一模式的发展。 烟台盛和百货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商场采用自营模式是一次探索。在他看来,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让利给消费者,也能最好地对商场进行管理。在两年多的经营中,没有盈利空间,壹佰货商场走得磕磕绊绊,却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据了解,壹佰货零售商场的开设,是阳光100集团在商业领域的一个战略拓展,以后自营模式大方向不会改变。“从纵向比较,重新定位后,壹佰货商场正在被更多的烟台市民认知和接纳。因此我们对未来的路依然乐观。”烟台盛和百货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公司大的战略规划里,前期经营的惨淡更像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阵痛”,他们希望“痛”过之后会迎来新的发展。 本报记者 齐金钊 李娜 本报记者 齐金钊 李娜
两年前的夏天,在商铺林立、人流如潮的海港路上,又一座大型百货商场开鼓鸣锣,向烟台核心商圈宣布了自己的诞生。壹佰货,这是阳光100置业集团将商业触手伸向百货零售业后打造的第一个品牌。对于阳光100这样一个以开发国际公寓为主业的地产商来说,选择在烟台这样一座购物中心才刚刚兴起的城市来“试水”自营百货零售业,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