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港迎来第一艘万吨级货船 |
标志着滨州港正式试运行,滨州人实现了“海港梦” | |
-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万吨货船顺利靠岸,标志着滨州万吨港试通航成功。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
|
本报10月13日讯(通讯员 李鹏 记者 王晓霜 邵芳) 经过近8年的开发建设,13日上午,滨州港海港港区起步工程——2x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结构预留5万吨级)成功试通航。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投入使用,标志着历代滨州人民追求的“海港梦”成为现实。 13日上午,滨州港海港港区,海风徐徐,天气阴冷。一大早,工作人员就等在港口迫不及待见证历史性的一刻。上午10时10分左右,一艘从烟台港驶向滨州港的万吨级货船在滨州港港口成功靠岸,标志着滨州港正式试运行。 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表示,滨州地处山东中北部,滨州港是济南、莱芜、聊城、临沂等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近的出海通道。滨州港通航后,济南的企业如经滨州港运输,比到青岛港至少缩短百公里的距离。以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里的各市,海运主要是到青岛港、日照港等港口,滨州港通航后,各市出海距离将大大缩短,会为企业节省众多运输成本。 海港港区作为滨州港的综合性港区和主体港区,通过双堤环抱和挖陆及突堤相间的港池布局模式,规划建设3-20万吨级泊位120个以上,形成深水岸线42.5公里,港口用地57.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900平方公里,以服务临港工业的能源、原材料和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运输,承担临港工业服务、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和综合物流服务等功能,设计吞吐能力6000万吨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滨州港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3亿元,一期工程全部建成,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在功能定位、规划前期、项目储备、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滨州万吨港从无到有、零的突破,结束了滨州无海港的历史。 依托矿石、原盐、煤炭、建材、海洋化工、粮油加工等优势工业集群,滨州港海港港区开港后即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500万吨。崔洪刚表示,从12日5000吨级、7000吨级货船成功靠岸,到13日万吨级船靠港,标志滨州港已正式开始试运行。“要借这次试运行的时机,把运营队伍、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立完善,为正式运营打好基础。”可以预见,随着境内高速公路、疏港公路、疏港铁路等交通网络及防波堤、航道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港口腹地将快速拓展,加之丰富的岸线和后备土地资源,滨州港将成为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沿海港口,也必将为滨州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