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5市空气同比恶化被罚
烟台成上半年唯一“净亏”城市,聊城获1210万元成最大“赢家”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7月23日讯(记者 廖雯颖 实习生 王世琪) 23日,省环保厅通报第二季度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情况。与一季度17市同比全改善“皆大欢喜”不同,第二季度青岛、枣庄、烟台、莱芜和临沂5市因同比恶化被“罚款”。其中烟台被“罚”最多,156万元。
  二季度,省级财政共发放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500万元,全省12个市因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获得省级财政给予的生态补偿资金。其中德州市获得的补偿资金最多,为309万元;菏泽紧随其后,304万元。而青岛、枣庄、烟台、莱芜和临沂5市则因空气质量同比恶化需要向省级财政缴纳生态补偿资金。其中烟台缴纳的补偿资金最多,156万元。另外,烟台也是17市中唯一一个上半年“净亏损”的城市,一季度获得的32万元补偿金全被二季度抵消,还需要向省财政缴纳124万元。聊城则是获得生态补偿金最多的城市,共计获得1210万元,是唯一获补偿过千万的城市。
  省环保厅副厅长谢锋介绍,各市收到生态补偿资金后,必须将资金统筹用于辖区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扬尘治理,以及空气站建设运营等项目。各市财政局和环保局要根据资金额度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县级报账制。如果有弄虚作假、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进行处罚处分。情节严重的,省财政厅和省环保厅将收回专项资金,并对不规范使用资金的行为进行惩处。
上半年17市气质全部改善 菏泽“蓝天数”增加最多
  本报济南7月23日讯(记者 廖雯颖 实习生 王世琪) 23日的发布会上,省环保厅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省大气质量。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8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4%,17个城市全部改善。全省蓝天数平均80.5天,其中菏泽蓝天数同比增加最多,增加了39天。
  1-6月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最多的城市是威海,为133天,最少的是济宁,为49天。17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加最多的是菏泽市,增加39天,同比减少最多的是烟台市,减少25天。
  1-6月份,17市中PM2.5浓度最低的是威海,47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菏泽、德州,110微克/立方米。17市无一达到国家规定的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聊城同比改善幅度最大,为26.4%,改善幅度最小的是烟台,1.7%。
  上半年,PM10浓度最高的是枣庄,为19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菏泽,达到17.3%;恶化幅度最大的是烟台,为-14.6%。除枣庄外,全省其他三个出现PM10同比恶化的城市威海、青岛和烟台都是半岛城市。
  17市中,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是淄博,12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青岛,为31.7%;恶化幅度最大的是菏泽,为-9.6%。二氧化氮浓度最高的是淄博,6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最大的是济宁,15.1%,恶化幅度最大的是青岛,为-18.4%。

我省水环境 连续11年改善
  本报济南7月23日讯(记者  廖雯颖 实习生 王世琪) 23日,从省环保厅召开的2014年上半年全省水、大气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省控77条重点河流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5.5%和23.2%,自2003年来,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改善。其中,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问题已基本攻克。
  据省环保厅通报,今年初,省环保厅对省控主要河流监测断面进行优化调整,在原有91个断面的基础上新增了16个,目前共107个监测断面,省控河流达到77条。今年1至6月份,省控77条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浓度为24.8毫克/升和1.34毫克/升,比去年同期分别改善5.5%和23.2%。自2003年来,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改善,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持续改善的态势。
  省环保厅副厅长谢锋介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后,经严密跟踪监测,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COD≤20毫克/升,氨氮≤1毫克/升),“标志着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东线水污染问题已基本攻克。”
  为了督促地方政府严格落实治污责任,从今年7月1日起,省环保厅对COD超过40mg/L、氨氮超过3mg/L的省控断面责任地区,实行涉水建设项目从严审批,并视情采取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督促责任地区尽快采取措施、限期恢复水质达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