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公司详解本次公车竞拍流程
评估价比市价低20%若流拍则降价10%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以往的公车拍卖过程中,既有成交价过低引发贱卖国有资产的质疑,也有起拍价较高、拍卖现场遇冷的情况。如何保证公车拍卖公平又高效呢?7月23日,在枣庄主持了一场公车拍卖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毕研挺做了业内解读。
本报记者 张頔 白雪岩                   
>> 拍卖机构要进行公开招标
  “公车能否通过拍卖实现流转,确定一个合适的起拍价格是关键,而起拍价又和评估价、保留价紧密相关。”毕研挺首先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解释。在拍卖之前,委托单位先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评估机构,机构根据公车的车况,参照市场价格给出评估价格。公开招标评估机构之后,还要继续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拍卖机构,之后才能签订委托合同确定拍卖时间、拍卖方式、保留价等拍卖细节。
  保留价又称为底价,由委托人自主依据评估价确定,除了参考评估价之外,还要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竞买人的情况。最终的拍卖报价不低于保留价,拍卖结果才能有效。由于保留价可以决定拍卖是否成交,所以该价格一般是对外保密的。
  “保留价定高了,标的可能无法成交,所以科学地确定保留价,留出竞价空间,才能保证成交率。”毕研挺说,这就要求评估公司要按低于市场价的20%确定评估价,以此确定的保留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竞买,而公车拍卖的起拍价一般与保留价相同。
>> 竞拍空间大并不意味着卖价低
  毕研挺所说的留出20%的竞价空间,在拍卖时也是较为常见的。例如我国的人民法院在进行拍卖时,便要求第一次拍卖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80%;如果出现流拍,再行拍卖时,可以酌情降低保留价,但每次降低的数额不得超过前次保留价的20%。
  “就算拍卖价格留出的竞价空间比较大,如果能保证整个拍卖流程的公平公正,也能实现拍卖效果。”毕研挺说,如果起拍价定低了,大家往往担心国有资产被贱卖,但拍卖流程能规范的话,经过多轮竞价,最终的成交价也能接近甚至高出其实际价值。
  对于本次枣庄公车拍卖的流拍车辆,枣庄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资产科科长赵恒春说,将会按照评估价10%的降价再进行一轮竞拍,如果还有流拍车辆,还会继续降价再拍。
  本次竞拍由于预留了竞拍空间,有的车辆经过多轮竞价才最终成交。其中那款奥迪轿车起拍价是17.8万元,就经过二十多次加价,最终被一位竞拍者以22万的价格拍走。
>> 方便外地人网拍,提前七天发公告
  “信息发布及时完整,交易过程公正透明,这是公车拍卖两个最基本原则。”据毕研挺介绍,一般公务用车行驶里程多,车况相对私家车要差,在进行拍卖时,由于信息服务不到位,容易导致成交价走低。对此,有关部门在进行公车拍卖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将车况、维修保养记录等公示出来。
  这次对枣庄公车的拍卖,拍卖公司在当地安排了6天的展示时间,竞买人可以现场了解车况。公司网站也为这次拍卖开设了专门的页面。竞买人不仅可以查询拍卖汽车的品牌型号、注册日期、排量、行驶里程、起拍价等基本信息,还能下载拍卖汽车的图片进行参考。为了扩大竞买范围,拍卖公告也要提前7天通过媒体进行发布。
  “现场拍卖竞价气氛更好,大众比较熟悉车况,但对外地的竞买人来说并不方便,网上竞价较好地解决了现场拍卖会的不足,也能方便更多的人参与竞买。”毕研挺说,此次有103辆公车参加竞拍,公告发布不久,完成注册的竞买人数就突破了300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