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专家来“补课”
本报征30名乡村教师免费培训,邀5位知名专家济南开讲广大读者也可免费参加,报名热线96706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菏泽定陶留守儿童学校的孩子们在上课。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济南7月23日讯(记者 陈玮 实习生 董兴生) 本报近日推出“有爱不孤单”留守儿童系列报道,连续三天聚焦留守儿童问题,分别以“失控的青春”、“艰难的关爱”、“待发的合力”为题,展示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生理、心理教育不足,防性侵技巧欠缺等社会现实,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为此,本报发起“有爱不孤单——培训乡村教师 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面向全省征集30名乡村教师,于7月28日-29日,在济南免费接受国内省内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培训,广大读者也可报名参加。
  “这个活动很好,一定支持。”在接到本报“有爱不孤单——培训乡村教师 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邀请时,获邀的儿童教育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并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也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但在法律、心理教育及亲情关爱等方面,仍然很欠缺。不少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心理或生理课。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接受本报专访时就重点提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突出,尤其需要我们的乡村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所以,从教育入手,让乡村老师们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巧,再通过老师的教授,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生理知识和防性侵技巧等等,有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为此,本报发起“有爱不孤单——培训乡村教师 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邀请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女童保护”项目联合发起人冯建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宋雁慧博士,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法官于莉,五位专家将分别就“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增多,政府和社会应该联手做什么?”“孩子受到挫折和欺辱怎么办?”“如何防止性侵事件?”“问题青少年的防治和教育”“留守儿童犯罪与留守儿童被伤害”等话题,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
  即日起,我们面向全省征集30名乡村教师,参加此次培训,食宿行费用全免,可拨打本报热线96706报名,报名截止时间7月25日。培训将在山东师范大学文东校区进行。除了老师,广大读者只要对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孩子教育比较关注,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706报名听讲,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届时,专家将与30名乡村教师和现场读者进行互动。培训结束后,7月30日,受邀专家还将分别赴定陶和聊城,为当地孩子传授知识,进行示范教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