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也许我可以为你做更多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宋佳      
  22日晚,突然接到吕大叔的电话时,我正在做晚饭。电话那头,吕大叔哽咽着说:“吕娜过世了,这样你就不用来了。”
  两天前,我还给吕大叔打电话,告诉他,我们过两天想再去看看娜姐。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被这个突然的噩耗惊住了。吕大叔说,这几天吕娜就不舒服,每天都只喝点水。我难过地问,“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吕大叔说,“吕娜说,路太远,你那么忙,她不忍心让你来回跑。”听到这儿,我泪如泉涌,说不出话。
  挂断电话后,心里总有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总感觉若我再去看她,她应该还会斜躺在炕上,看到我时虚弱地说一声“你来了”。毕竟医生说她还有半年时间。
  知道吕娜最挂念孩子,我们还盘算着去给她录一段视频,让她给儿子留些话,待孩子长大后拿给他看,让他知道他是有妈的孩子,让他知道他的妈妈为他耗尽了生命,让他知道最爱他的人一直都想陪伴着他……
  但是一切都太晚了。如果早知道,也许我可以为她做更多。
  回想起来,我与吕娜已认识42天。42天前,我见证她被癌症折磨的疼痛,见证她对平安产子的期盼,也见证她因无医院接收而绝望的眼神。42天来,我们陪着她找到毓璜顶医院,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听着她的孩子“哇”地降临世间,也记录她脸上的泪水和欢笑。
  还记着,他们一家为了感恩,硬要我们帮忙为孩子起个乳名。我们咨询了好多朋友,为宝宝取名“齐齐”,吕娜高兴地念叨了很久。
  这些天,吕娜的那份母爱,带给我们太多感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温暖。正是这么多的爱,让吕娜完成了最大的心愿。如今吕娜去了,她也应该是欣慰的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