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停车难已成顽疾
抢车位大战频频上演;各方探讨解决之道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像工人正在拆的这种地桩,在一些老小区也有不少。 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本报记者 钟建军

  停车越来越难、车位之争愈演愈烈,不单华茂小区有这种顽疾,城区多数开放式老小区都有。这种顽疾的形成是因为当初规划不到位,配套不完全,随着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停车难的问题自然日益凸显。
  华茂小区位于市区北马路和南大街两条城市主干道之间,作为开放式老小区,停车难问题很突出。与华茂小区一样的开放式老小区,城区里还有很多,大部分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
  家住大海阳社区的张先生,谈起晚上回家停车的问题,直说“车多位少,太难停了”。张先生说,有次晚上出去应酬,回家后在多个居民楼下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适合停车的地方,最后把车停到离家100多米的地方。
  四眼桥社区也是一个开放式老小区,同样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如果晚上回家,车能停在家附近,都算运气好。”四眼桥社区居民王先生说,晚上小区里车特别多,楼下、路边上全都停满了。
  所城里社区、胜利路社区、海港路社区……烟台城区大多数老小区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喷车牌号、锁铁链、安地锁等抢车位大战频频上演。
  7月4日本报C11版曾报道:芝罘区上夼东路47号楼一名居民在楼前装了地锁,圈出自家停车位。随后,48、49、50号楼前的地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个人装了,其他人都跟风装,有的人占了不止一个车位,但就这么大点地方,肯定有人抢不到,当时还有人为抢车位打架。”
  停车难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私家车数量与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各方建言献策,破解老小区停车难
交警:多规划车位,打造封闭社区
  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老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市交警一大队民警说,为解决市区开放式老小区里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难等问题,交警想出一剂良方:打造“社区道路微循环”,并将华茂社区、翡翠社区作为试点。
  民警介绍,他们在华茂社区施划了270个停车位,还在社区里设置了两条单行线。
  华茂社区现在仍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交警又拿出解决方案,并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代表座谈,商讨解决办法。“我们是想把华茂社区打造成一个类似封闭社区那样的。”民警说,将楼宇之间设上升降杆,或在多栋楼之间设上升降杆,只留几个出入口,“保留部分绿化地,多规划车位,供居民停车。”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钱由谁来出,有的居民说,家中没车不愿出钱,有的居民则愿意出钱。目前正在商讨中。
  民警说,不管划车位、设单行线还是在楼宇间设升降杆,受益的最终都是居民。据透露,交警正在摸索一套解决老旧社区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如果试点效果好,将在其他老旧社区推广。
专家:附近资源共享,在小区外限时停车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交通专家顾九春说,老小区没有多余的空地,无法建大的停车场,想解决停车难,可以让小区里的车辆停在小区周边的道路上或附近商厦停车场里,缓解小区内部停车压力。“像济南的一些老小区,就允许车辆停放在小区周边道路上。”但也得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只允许私家车在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之间停放。共享附近资源,是一种解决办法。
  顾九春认为,目前老小区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区内停车的无序,应加强对小区内乱停放车辆的管理,使车辆有序停放。“有序停放也停满之后,就可以让一些车停在小区外面的道路上或附近商厦停车场里。”
  “以前老小区规划时,没有预计到有这么多车,没有预留地方以及车位。”顾九春说,像现在的新建小区,按照规定都规划了地上以及地下车位,而且按每户1-2个车位规划建造,所以新小区不存在停车难的问题。
  市民也有不少解决的建议,网友“艾叶”说,给小区居民发放停车证,凭证停车,是个好办法。市民孙女士建议建地下停车场。
本报记者 钟建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