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找农村集贸市场偷梁换柱
来回倒两次 真币成假币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3日讯(记者 杜彩霞 通讯员 贾强) 为了能够“顺利”使用假币,又不被熟人认出,姐夫竟带着小姨子骑摩托车行驶100多里地到农村集贸市场,用假钱换真钱,上演“偷梁换柱”,不料被临邑县公安局民警给当场抓了个正着。
  近日,在临邑县兴隆镇集市上,经常出现一对男女骑着摩托车,以在集市上买东西的名义,通过整钱找零的方式用假币调换真币。集市上已经有一些小商贩被骗。
  民警根据掌握的线索在逢兴隆街集市上布控。一戴头盔口罩的男子进入民警视线。“该男子四处游荡,每次买很少的东西,却每次都拿出一百元面额的钱币进行支付。”民警说,民警判断该男子有很大嫌疑,随即当场将其控制,并从其身上缴获假币300元,人赃俱获。
  经过初步调查,该嫌疑人张某多次伙同其小姨子秦某到集市上使用假币调换群众真币。根据线索,民警立即来到一家服装店,将秦某抓获。经调查,此二人仅在本次兴隆街集市一上午的时间,就成功“花了”三张一百元假币。
  张某和秦某来自济南,为了能顺利把假钱花出去,二人不远100多里地从济南来到临邑县,选择了一个小集市开始“买东西”。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通过找零的方式欺骗店主,在第一次给店主的时候是100元的真币,之后在店主找零的过程中,嫌疑人又说自己有零钱,然后把100元的真币要回来,而在给店主零钱的过程中,嫌疑人又声称自己的零钱不够,又拿出了貌似是刚才那张100元面额的钱。而就在这时候,这100元的人民币已被换成了假币。此时,店主也放松了警惕,不再对钱币进行辨别。
  目前,民警已经将嫌疑人身上的假币全部收缴,退还了受害人的损失,并对嫌疑人做出相应的处罚。
桥下开店
  7月23日,位于353省道的漳卫新河大桥下,有用钢管搭建的院子、安装空调的房屋,还有厕所等生活设施,据附近村民介绍,353省道上有大量货车来往,这是桥下的一个沿河餐馆。  本报记者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