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处老洋房陆续开始“内外兼修”
今年共修缮16处老洋房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修复威海卫学校旧址工程中,所有的木框和门框均是纯手工制作。  记者 王帅 摄
     本报7月23日讯(记者 王帅) 23日,记者从威海市建设委员会获悉,市区8处老洋房陆续开始修缮。今年,威海将修缮包括财政助理寓所(又名英国工程师住宅)、英侨马廷、威海卫学校旧址等16处老洋房。
  23日,在东山路附近的海军幼儿园院内的财政助理寓所,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忙碌。财政助理寓所建于1902年,当时,英国殖民政府在威海东北部兴建爱德华商埠,一些公用建筑和住宅也建设起来,该建筑即为殖民政府为其官员兴建的居住建筑。
  在该老洋房屋内,记者捡到了一张饭票。经海军幼儿园现任园长宋玉华辨认,该饭票是第一届园长在任时的饭票,大约已有50年历史,1997年前,该楼被用作幼儿园教室、老师宿舍等。
  位于环海路附近海军职工疗养院院内的威海卫学校旧址,同样建于1902年。院内,十几名工人正在加工木材。现场工人说,经过加工后的木头用来做门框和窗框,由于要求非常精细,门框和窗框均是纯人工制成。据悉,现场的木材包括樟子松、柳桉木等,均是上等的木材。加工为门框或窗框前,木材需经过烘干等前期加工,耗时一个多月的时间。
  房顶的瓦片则更费周折,有的需要“私人订制”。市建委工作人员介绍,每个建筑材料都有它的历史故事,不少瓦片在国内找不到。为了保持原貌,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瓦片的形状等特征查出它的档案,从而订制出一定量的瓦片,“修缮过程不仅仅是修复古迹的过程,它更大的意义是保留属于每个建筑的历史瞬间。”
  今年,威海要修缮的老洋房包括马易尔别墅等16处。目前,8处已完成招标,陆续开始修缮工作。
  据悉,威海将对市区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68处、228栋、6.5万平方米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建筑类型包括10处官方建筑,9处宗教建筑,9处商用建筑,16处避暑建筑,24处英军建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