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坐庄全球的逻辑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十三年前的“风神速度”,到之后的“东风日产速度”,再到自主品牌的“启辰速度”,任勇,一个连续四任外资总经理都非常敬佩的“职业操盘手”,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在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中国汽车市场,走出了一条跨界整合、坐庄全球的快速成长之道。“要做到第一就不能只是继承,只是继承是做不到超越的。”任勇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不做跨国子公司
  2012年的风波中,东风日产当年销售额较2011年下滑了9.5%,不过,却在2013年收复失地,全年实现销量92.6万辆,同比增长19.8%。
  不可否认,合资车企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点燃了中国汽车产业飞速疾驰的发动机。全球车企“鼎力巨制”的中国汽车产业当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功超越美国。然而,在将市场“拱手相让”后,我们并没有得到“倾囊相授”的技术。因此,诟病中国汽车一味的模仿、而非创新的声音越来越聒噪。
  任勇表示,中国发展汽车产业的时候,全球产业分工已经具有了成熟的形态,几大汽车厂商已经搭建好了大规模资金、技术平台,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市场当时无法做到的。客观而言,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加入这个平台,得到最好的资源配置。“当然,我们并不会满足于此。”
  任勇认为,汽车产业的增长率应当是GDP增速的1.5倍左右,因此,若对标宏观经济表现来看,中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不断庞大的市场势必孕育出中国领航世界汽车产业的机遇。而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2012年3月,启辰汽车正式投产。
实现跨越性整合
  面向全球市场,任勇有其逻辑,“之所以要推出启辰品牌,是因为我们要有一个由中国市场培育出来的产品;而将蓝鸟推向全球将使美国、日本分摊我的开发费用”。
  任勇一直坚信,中国市场的舞台,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谁要出彩就得要有自己的东西。他直言,尽管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新意不足。
  曾经“十年一贯制”、“一车打天下”的老路是因为没得选,因此不得不选,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壮大,中国势力将凸显。
  合资初期,东风日产在这一平台上分享到了规模、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在任勇看来,如今拥有2000多万辆规模的中国汽车市场,单一车型的销量已经可以实现20万-30万辆的成绩,外方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正是构建属于自有造车平台的资本,而且从技术等层面,东风日产已经具备了承担单独开发车型的能力。
  “我要用中国的市场来培育一个新的品牌,而不是搭载全球的平台。搭载全球平台那是跟着人家走,开发是协同性的开发,所以不可能实现这种跨越性的整合。”
  合资品牌本土化是所有人都在做的一件事。不同的是,启辰是由中方主导的本土化车型。从2012年3月东风日产启辰品牌首款车型投产到第10万辆车下线,启辰仅用了一年半时间,这创造了国内汽车新品牌的最快成长速度。
  在度过享受全球分工带来好处的时代后,东风日产已经开始打算坐庄全球。
在全球分工中
扮演角色


  “以前,我们只是在合资公司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到现在逐渐发展到我来做原型车开发,然后输送到别的市场。”
  如任勇所言,东风日产正在转变其在全球化分工中所充当的角色,从加入全球化分工——分享成熟平台成果——以差异化优势占据汽车市场——完善产业价值链转为优化、再造产业链——深化本土车型市场占有率——反哺国际平台——主导全球化分工。
  任勇的底气,也正在于东风日产已成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东风日产在成立之初就已清晰定位,要成为真正国际化汽车企业,就必须在产品核心技术开发设计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2011年,日产中国设计中心(NDC)正式成立,这也是日产全球五大设计基地里最年轻的。
  这一战略也在今年收获了成果。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蓝鸟概念车的推出,将已退隐江湖的车型重新带回人们的视线,不同以往的是,蓝鸟车的命名将不再是Bluebird,而是源于中文蓝鸟拼音的LANNIA。
  据任勇介绍,这是日产中国研发设计团队打造的第一款面向全球的概念车,量产车型将率先在中国市场上市。一旦这一车型走向世界,那就意味着,将有其他国家来分摊东风日产制车成本。
  除此之外,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也是东风日产不断关注的领域。2014东风日产“青年日”的活动现场,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50所重点高校的大学生记者和第二届“最美启辰车设计大赛”的优胜者,共计百人聚首东风日产花都工厂参观、学习。
  而谈到时下的热点——足球,特别是启辰汽车“结盟”广州恒大,任勇认为,启辰汽车与广州恒大在精神层面的气质是颇为吻合的。无疑,恒大加冕中超亚冠双冠王,对于东风日产的品牌国际化如虎添翼。与广州恒大成名一样,启辰虽出师告捷,但如何守住胜利果实,实现下一步的自我超越,启辰与东风日产创造了一个不设上限的想象空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