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美丽正来源于每一座桥后面不朽的传奇
东昌湖风景区规划命名桥梁24座
2014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昌湖风景区桥梁示意图。 制图 边珂
  运河、徒骇河桥梁示意图。 制图 边珂
     文/片 本报记者 王传胜                                  
  因为有水,城市才显得灵动;因为有水,城市才变得脉脉含情。而桥,正演绎着水的情致,传递水的言语。城市的美丽正来源于每一座桥后面不朽的传奇。本次规划,东昌湖风景区内共有桥梁61座,其中已批准公布的有37座,新命名的桥梁24座。
古城南门外新命名一座六知桥
  在古城区,以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四条大街,四条街外依次有“四口”“四关”与外围城区在四个方向上连接的桥,分别为南关桥、北关桥、东关桥、西关桥,区位特征比较明确,规划予以保留。
  在古城南门外,新命名一座六知桥。据了解,明朝中期,有一年发大水,河堤决口,皇帝拨下善款,东昌府知府蔡兴同与河院一起抗灾防洪。后因治河有功,皇帝把抗灾剩下的银两赏赐下来。河院想私分钱款,告诉蔡兴同二人分了钱款也无人知晓。蔡知府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水知、河知,何来无人知晓?此钱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回府后,蔡知府开列明细,将余款修建南门外和北门外两座桥。南门外有两座桥,南桥为南关桥,故北桥命名为“六知桥”,以示纪念蔡知府清廉之举。

东关区域桥梁多以历史文化命名
  该区域作为运河上的重要商埠,既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文化中心,漕运文化、商贸文化、民俗与名著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也形成了沿线独特的人文景观。桥梁命名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提升水城文化品位。如:
  白玉桥:位于铃铛湖区内,据记载:明惠帝建文二年十二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反对明惠帝的南京明朝政府,挥师南下攻打东昌府时惨遭失败,朱棣险些被盛庸所擒,靠躲在当时隆兴寺前的白玉桥下,才躲过一劫。朱棣当上皇帝后,将聊城的隆兴寺命名为护国隆兴寺。因该桥位于隆兴寺南侧,故命名为白玉桥。
  隆兴桥:位于隆兴寺西北,因临近护国隆兴寺,故命名为隆兴桥。
  铁塔桥:位于铁塔北侧,桥名取自古东昌八景之一的“铁塔烟菲”。
  馆驿桥:该桥北侧为馆驿街,因历史上本区段会馆林立,取名为馆驿桥。
  东昌湖风景区外运河上的桥共14座,命名时采用以相交道路名为名,后缀桥。比如:建设路运河桥命名为建设桥、向阳路运河桥命名为向阳桥。
湖西景区桥梁多以自然风貌命名
  该区域以园林绿化、湿地景观为主,环境优美、生态自然。桥梁命名时充分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借用名诗名词,体现休闲、生态、自然的意境。如:水城明珠西侧区域内为竹类湿地公园,环境自然原生态,与繁华的城市相比,这里恰如一处世外桃源,故借用陶渊明名诗命名为桃源桥、悠然桥等。
  本次规划,新命名的桥梁主要集中在该片区,自南向北依次为观澜桥、金凤桥、海通桥、长风桥、鉴影桥、西岭桥、西关外桥、玉带桥等。
  在荷香湖周围,新命名了一批桥梁,主要有腾龙桥、双月桥、乐水桥、运博桥、水韵桥、知鱼桥、揽月桥、荷香桥和莲花桥。

徒骇河桥梁多以相交道路名命名
  徒骇河沿岸桥梁共16座,其中已有名称桥梁7座,规划名称桥梁9座。徒骇河南北贯穿城区,是城区内最宽的河流,水面开阔,跨越徒骇河的桥梁均为城市交通干道,气势宏大,景色壮观。为充分体现桥梁恢宏气势,均以“大桥”作为桥梁名称的后缀;为增强地理识别性,原则上以与之相交的城市道路名作为桥梁名称的前缀。如:光岳路跨徒骇河桥命名为光岳大桥,利民路跨徒骇河桥命名为利民大桥,湖南路跨徒骇河桥命名为湖南路大桥。南环路跨徒骇河桥,因附近为明堤村,为保留传统名称,命名为明堤大桥。
  东昌路是城市东西主轴线,徒骇河是城市南北主轴线,河路相交处是城市的重要节点,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此桥为东昌路跨徒骇河桥,为聊城桥梁的典型代表;又因聊城古时为东昌府,取名东昌大桥,既指位明确,又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