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绘制噪音色差地图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3日讯(记者 王帅) 近日,章丘市公安局明水第一派出所办公室民警李波有些忙不过来,在该所根据报警投诉绘制出一份章丘“噪音色差地图”后,吸引了不少媒体前来采访。目前,这份“噪音色差地图”已经被数十家网站转载,引起社会群众的普遍关注。
  10日下午,记者见到李波时,他正忙着准备案件材料。“现在关于噪音扰民的报警电话特别多,我们警力又有限,所以就想到将噪音投诉统计标图,方便重点管理。”据李波介绍,今年派出所接到的噪音诉求有160余件,为了方便查看和治理,每接到一起噪音扰民投诉,民警便在辖区地图上的相应位置标注出来,逐渐形成了一份“噪音色差地图”。
  据了解,在该地图上,民警用颜色进行区分,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带”,其中,将标注次数最多的地方,即噪音反馈达30次以上的划定出红色区域,反馈超过15次的划为蓝色区域,低于7次的则为黄色区域。通过这样的等级地图,辖区内的噪音污染“重症区”一目了然。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专项行动中,民警根据地图所示的各个区域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噪音地图上,记者看到,明水城区的噪音“重症区”主要集中在百脉泉街一带,其次是汇泉路的几处路段。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将更多的警务内容充实进来。”李波介绍,明水第一派出所辖区的民生诉求多、琐事多,诸如犬类管理、噪音管理、车位管理等问题,需要占用民警大量精力梳理,“依托噪音色差地图的成功案例,依托110接警平台、民生警务平台,将有关报警案件直接导入软件,实现社会治安状况的动态管控,特别是针对盗窃、诈骗等可防可控的案件,做到红色预警,集中整治,降低发案率。”
  据了解,下一步,明水第一派出所将对有关民生诉求数据进行数字化、图谱化,让民生问题可视,实现民生问题的动态演变,实现自动预警。同时,依托各类创新地图,建立健全案事件接受、办理、处置、反馈机制,做到集中案事件自动红色预警,社区民警积极介入调查、处置、反馈,形成服务民生的良好工作制度。
  民警从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明水第一派出所共接受群众诉求500余件,诉求处置群众满意度达到97%。
  “我们下一步将有关民生诉求数据进行数字化、图谱化,让民生问题可视,并最终实现民生问题的动态演变,实现自动预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