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正能量,我们来传递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位文明劝导员正在将路边的非机动车辆排放整齐。
  捡拾街边的垃圾,也是文明劝导员的重点工作。
  公交车站牌处疏导交通。
  向周围居民普及文明常识。
  为老人指路。
  清除小广告。
     文/图 本报记者 路帅 李岩松 
通讯员 房业美
  “老人家,您下车慢点,注意台阶。”16路公交车抵达市博物馆站牌时,宋爱玲热情地搀扶着一位刚下车的老人,这样的事情她每天都要做上无数次。“只要是传递正能量的事情,我们都会去做!”作为一名文明劝导员,宋爱玲笑着捋了捋胳膊上的红袖章,自豪地说。
  早上8点多,市博物馆站牌处挤满了乘车的市民,公交车陆续抵达,车门随之打开,市民排队上车。宋爱玲和同伴陈浩戴着小红帽,胳膊上别着红袖章,站在车门旁维持秩序,劝阻不文明的乘车行为。“大部分市民还是很自觉的,看到老年人乘车都会主动礼让。”宋爱玲说着话,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站牌处的人群。看到一位老太太提着一大包蔬菜上车时,宋爱玲快步上前帮忙。
  而在道门口街,文明劝导员牛永芝一直在忙碌。“你好,这条巷子不能停车,你可以推到旁边的看车处。”这样的话语,牛永芝一天要重复不下百遍。由于巷子靠近济医附院,很多市民都将车子随意停在道门口街,原本狭窄的街巷更加难以通行。“以前巷子里卖早点的摊位很多,自行车、电动车一直摆到巷尾,现在只要我们看到,就会主动劝导,效果很好。”虽然辛苦,但看着小巷大变了样,牛永芝很满足。
  “这条街道靠近霍小,放学时孩子过马路挺危险,我们执勤就会重点往这方面倾斜。”负责该区域的文明劝导员季桂香说,每天放学时,看护学生过马路就是她和同事的重点工作。除此之外,疏导三岔口的交通、帮居民摆放自行车、清理街边小广告,都在文明劝导员的工作范畴。“简单来说,只要是倡导文明、传播正能量的事情,我们劝导员都会去干。”季桂香说。
  10月份以来,古槐街道在辖区里共安排了600名文明劝导员,主要负责公共场所的监督和协助,对不文明行为现场督导。上岗一个多月来,街道上的交通和卫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和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